供风量对褐煤自燃特性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22:24
为研究煤自燃时期生成气体对诱发瓦斯爆炸的影响,选取瑞安煤业4#煤层褐煤为实验煤样,通过管式炉程序升温和色谱分析仪研究供风量为40、120、200 m L/min时对煤自燃时期生成气体的影响,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管式炉出口O2、CO、CO2气体摩尔浓度,并计算了褐煤低温氧化阶段耗氧速率、气体生成速率和放热强度与煤样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煤样的耗氧速率、CO生成速率、CO2生成速率、放热强度与温度之间均呈指数关系变化;煤样的耗氧速率与放热强度呈线性递增关系,相同耗氧速率下,当供风量为120 mL/min时放热强度最大,当供风量为200 mL/min时放热强度最小。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管式炉程序升温实验系统示意图
供风量不同时耗氧速率变化规律拟合结果
供风量不同时CO生成速率变化规律拟合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化煤自燃性程序升温氧化实验研究[J]. 张辛亥,李青蔚,肖旸,鲁军辉.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5(05)
[2]基于采空区漏风量的遗煤温度预测模拟分析[J]. 张春,题正义,李宗翔.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5(03)
[3]空气流量对遗煤自燃特性影响研究[J]. 秦跃平,许士民,乔珽,李玉谦. 煤矿安全. 2014(11)
[4]变氧浓度环境下煤自然发火气体预报指标优选[J]. 金永飞,李海涛,岳宁芳,袁林. 煤矿安全. 2014(11)
[5]变氧浓度条件下煤自燃特性参数实验测试[J]. 邓军,马蓉,王秋红,李海涛,韩颂. 煤炭技术. 2014(11)
[6]煤自燃多参数预报指标试验研究[J]. 金永飞,赵瑞元,邓军,刘文永,费金彪,郭军. 煤炭科学技术. 2014(09)
[7]松散煤低温耗氧速率的多因素作用特征及模型[J]. 朱红青,王海燕,杨成轶,徐纪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8)
[8]氧浓度对松散煤耗氧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 朱红青,王海燕,沈静,常明然. 煤炭工程. 2013(08)
[9]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自燃极限参数对比分析[J]. 谭波,胡瑞丽,李凯,包添书,范文斌. 煤炭科学技术. 2013(05)
[10]内含瓦斯抑制条件下极限平衡区顶煤自燃模拟[J]. 张春,题正义,李宗翔.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3(01)
本文编号:3717626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管式炉程序升温实验系统示意图
供风量不同时耗氧速率变化规律拟合结果
供风量不同时CO生成速率变化规律拟合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化煤自燃性程序升温氧化实验研究[J]. 张辛亥,李青蔚,肖旸,鲁军辉.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5(05)
[2]基于采空区漏风量的遗煤温度预测模拟分析[J]. 张春,题正义,李宗翔.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5(03)
[3]空气流量对遗煤自燃特性影响研究[J]. 秦跃平,许士民,乔珽,李玉谦. 煤矿安全. 2014(11)
[4]变氧浓度环境下煤自然发火气体预报指标优选[J]. 金永飞,李海涛,岳宁芳,袁林. 煤矿安全. 2014(11)
[5]变氧浓度条件下煤自燃特性参数实验测试[J]. 邓军,马蓉,王秋红,李海涛,韩颂. 煤炭技术. 2014(11)
[6]煤自燃多参数预报指标试验研究[J]. 金永飞,赵瑞元,邓军,刘文永,费金彪,郭军. 煤炭科学技术. 2014(09)
[7]松散煤低温耗氧速率的多因素作用特征及模型[J]. 朱红青,王海燕,杨成轶,徐纪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8)
[8]氧浓度对松散煤耗氧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 朱红青,王海燕,沈静,常明然. 煤炭工程. 2013(08)
[9]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自燃极限参数对比分析[J]. 谭波,胡瑞丽,李凯,包添书,范文斌. 煤炭科学技术. 2013(05)
[10]内含瓦斯抑制条件下极限平衡区顶煤自燃模拟[J]. 张春,题正义,李宗翔.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3(01)
本文编号:3717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717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