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山角“两制”修订后的通航安全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20:17
本文关键词:成山角“两制”修订后的通航安全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4年6月30日至7月4日,国际海事组织(IMO)航行、通信与搜救分委会(NCSR)第1次会议在伦敦召开,我国提出的关于修订“成山角船舶定线制”和“成山角船舶报告制”(文中部分简称为“两制”)的两个提案在本次会议上获得通过。2014年11月17日至21日,“成山角船舶定线制”和“成山角船舶报告制”修订提案在IMO MSC第94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修订后的定线制在原有定线制的东部增加一个新的通航分道,一直延伸到距我国领海基线24海里的毗连区,是世界上为数较少的距岸较远的船舶定线制之一。成山角报告制的修订主要是利用现有AIS的信息功能来减少需要强制报告的船舶数量,以减轻航经该水域的船舶报告负担,提高监管效率。本研究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提出通航安全保障的初步计划和方案,为改进航行秩序、提升航行安全,保障新版成山角“两制”在新的历史阶段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助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成山角“两制”的修订情况,以及对该水域的通航环境、船舶交通流形势、船舶会遇区分布、海洋管辖权限、岸基通航保障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成山角“两制”修订后的风险因素评估及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关键词】:成山角 两制 修订 通航安全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9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言9-11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主要研究内容10-11
- 第2章 成山角“两制”的修订情况及影响11-25
- 2.1 现行成山角“两制”实施情况11-12
- 2.2 主管机关运行情况12-13
- 2.3 成山角“两制”修订过程13-15
- 2.4 报告制修订的主要内容15-16
- 2.5 报告制修订后对船舶通航的影响16-17
- 2.5.1 部分船舶在进入VTS区域时无法建立初始信息交换16
- 2.5.2 可能导致部分船舶动态信息掌握不全16-17
- 2.5.3 能导致船舶VHF值守效果的下降17
- 2.6 定线制修订的主要内容17-19
- 2.7 定线制修订后对船舶通航的影响19-25
- 2.7.1 管辖权限19
- 2.7.2 交通流变化19-21
- 2.7.3 船舶会遇区变化21-25
- 第3章 成山角“两制”修订后的风险因素评估及对策25-32
- 3.1 船舶因素25-28
- 3.1.1 报告制修订造成船舶值守效果下降25
- 3.1.2 定线制修订造成的船舶会遇区转移25-26
- 3.1.3 船舶违章行为引发的碰撞事故隐患26-27
- 3.1.4 商渔船碰撞风险仍然显著存在27-28
- 3.2 通航环境28-29
- 3.2.1. 沉船、浅点等碍航物28-29
- 3.2.2. 碍航养殖29
- 3.3 岸基监管和保障29-32
- 3.3.1 VTS操作台设置与定线制东扩不相适应29
- 3.3.2 VTS值班人员配备存在缺口29-30
- 3.3.3 VTS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30
- 3.3.4 VTS设备运维保障需加强30
- 3.3.5 VTS设备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30-32
- 第4章 成山角“两制”修订后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32-42
- 4.1 成山角“两制”宣贯工作32-33
- 4.2 VTS监管与服务保障33-38
- 4.2.1 研究船舶自动特殊标识33
- 4.2.2 提升VTS信息服务质量33
- 4.2.3 加大船舶交通组织力度33-36
- 4.2.4 强化船舶违章行为处置36-37
- 4.2.5 提高内外协调联动能力37-38
- 4.2.6 延伸VTS公共服务手段38
- 4.3 VTS设备性能提升38-39
- 4.3.1 船舶交通数据挖掘和分析38-39
- 4.3.2 VHF系统扩容改造39
- 4.4 船舶航行安全措施39-41
- 4.5 船公司管理与保障41-42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42-44
- 5.1 结论42-43
- 5.2 展望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人杰;徐国裕;;AIS在VTS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成山角“两制”修订后的通航安全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7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