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煤层非充分采动下覆岩裂隙场可视化探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1 23:49
覆岩采动裂隙分布规律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探测是煤矿安全开采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矿井水害防治与瓦斯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为获得深埋煤层在非充分采动下覆岩裂隙场分布特征及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以济宁煤田某矿为试验矿井,采用传统经验公式、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及钻孔电视观测3种方法,进行了理论计算、定量探测和定性分析。探测结果表明:缓倾斜煤层平均倾角6°、埋深538~595 m、条带式非充分采动下,导水裂隙带高度66.0 m,为采高的23.6倍;垮落带高度8.45 m,为采高3.02倍;覆岩采动裂隙主要为NEE向斜裂缝形式,发育在垮落带与裂隙带下部,主要发育范围为采空区底板以上约33.55 m,约为采高的12倍,占导水裂隙带高度的50.8%;采动覆岩裂隙在裂隙带表现出明显的分层性,裂隙带上部裂隙发育强度与宽度有限,虽具有水文意义,但对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影响较小;裂隙带下部裂隙发育强烈,存在多处离层,对地下水渗流和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均存在一定程度影响;对比分析表明,3种方法在精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钻孔彩色电视观测效果最优,可精确探测岩体内部裂隙分布及其产状;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效果次之,可以获得较为精...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探测钻孔布置示意
钻孔冲洗液漏失量与钻孔深度关系
钻孔水位与钻孔深度关系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脆弱矿区土层中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J]. 冯洁,王苏健,陈通,侯恩科,李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8(01)
[2]非充分采动下浅埋坚硬顶板“两带”高度分析[J]. 谭毅,郭文兵,杨达明,白二虎.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05)
[3]大采高综放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和裂隙演化规律[J]. 乔小龙. 工程地质学报. 2017(03)
[4]采空区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对比分析[J]. 张宝安,李佳音,卢洋,刘长华.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6(02)
[5]特厚深埋煤层覆岩裂隙动态演化特征研究[J]. 石磊. 煤炭技术. 2015(08)
[6]张家峁煤矿15204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J]. 王宏科,蒋泽泉,郭亮亮. 陕西煤炭. 2015(02)
[7]基于钻孔电视探测技术的冒落带发育高度确定[J]. 张军胜. 煤炭技术. 2015(03)
[8]薄基岩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移动规律相似模拟研究[J]. 冯利民,张得现,黄玉东,镐振,杨胜利. 煤炭技术. 2014(07)
[9]煤矿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方法研究[J]. 曹丁涛,李文平.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4(01)
[10]潘谢矿区综采面覆岩运动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研究[J]. 谢晓添,高明中.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723007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探测钻孔布置示意
钻孔冲洗液漏失量与钻孔深度关系
钻孔水位与钻孔深度关系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脆弱矿区土层中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J]. 冯洁,王苏健,陈通,侯恩科,李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8(01)
[2]非充分采动下浅埋坚硬顶板“两带”高度分析[J]. 谭毅,郭文兵,杨达明,白二虎.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05)
[3]大采高综放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和裂隙演化规律[J]. 乔小龙. 工程地质学报. 2017(03)
[4]采空区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对比分析[J]. 张宝安,李佳音,卢洋,刘长华.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6(02)
[5]特厚深埋煤层覆岩裂隙动态演化特征研究[J]. 石磊. 煤炭技术. 2015(08)
[6]张家峁煤矿15204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J]. 王宏科,蒋泽泉,郭亮亮. 陕西煤炭. 2015(02)
[7]基于钻孔电视探测技术的冒落带发育高度确定[J]. 张军胜. 煤炭技术. 2015(03)
[8]薄基岩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移动规律相似模拟研究[J]. 冯利民,张得现,黄玉东,镐振,杨胜利. 煤炭技术. 2014(07)
[9]煤矿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方法研究[J]. 曹丁涛,李文平.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4(01)
[10]潘谢矿区综采面覆岩运动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研究[J]. 谢晓添,高明中.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723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72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