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煤自燃综合判定指数的低温氧化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2 20:14
  煤的自燃倾向性多采用氧化动力学综合判定指数来评定。针对不同煤种得出的氧化动力学综合判定指数差异较大的问题,通过程序升温和红外光谱实验研究5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低温氧化特性,分析氧化动力学综合判定指数差异性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动力学综合判定指数越低的煤样,温度为70℃时的O2含量越低,耗氧速率越高,低温下氧化能力越强。不同煤样的缓慢氧化进入快速氧化阶段的临界温度明显不同,致使交叉点温度差异很大。实验数据表明:褐煤临界温度为70℃,交叉点温度为151℃;长焰煤、气煤临界温度为100℃,交叉点温度分别为165.2℃、174.1℃;焦煤和无烟煤临界温度达到140℃,交叉点温度达到约200℃。通过分析煤氧化过程中的活性基团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了氧化动力学综合判定指数,通过评定煤自燃倾向性等级能够诠释煤整个自燃过程的氧化特性。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煤样的选择与实验过程
    1.1 煤样的选择与煤质分析
    1.2 程序升温实验
    1.3 红外光谱实验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煤自燃倾向性分析
    2.2 煤的氧化特性分析
        2.2.1 O2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
        2.2.2 CO和CO2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
    2.3 煤样低温氧化过程活性基团变化分析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灰靶决策模型的煤自燃程度判定方法[J]. 王福生,王建涛,顾亮,刘鹏.  中国科技论文. 2019(09)
[2]煤低温氧化耗氧速率影响因素及灰色关联性分析[J]. 谭波,张飞超,孟帅,杨现兵,魏宏益,程健维.  煤炭工程. 2018(09)
[3]原煤和氧化煤的低温氧化特性[J]. 邓军,李青蔚,肖旸,王彩萍.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8(01)
[4]基于电子顺磁共振的煤自燃阻化剂实验研究[J]. 董宪伟,温志超,王福生,赵雪琪,尉吉民.  中国科技论文. 2017(21)
[5]基于交叉点法的煤自燃低温氧化阶段特性和关键参数[J]. 徐永亮,王兰云,宋志鹏,余明高,荆国松.  煤炭学报. 2017(04)
[6]煤自燃过程中自由基变化规律特性研究[J]. 朱令起,刘聪,王福生.  煤炭科学技术. 2016(10)
[7]瓦斯与煤自燃共存研究(Ⅰ):致灾机理[J]. 周福宝.  煤炭学报. 2012(05)
[8]煤自燃倾向性的氧化动力学测定方法研究[J]. 仲晓星,王德明,戚绪尧,顾俊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06)
[9]煤自燃逐步自活化反应理论[J]. 陆伟,胡千庭,仲晓星,王德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01)
[10]神府煤低温氧化过程中官能团结构演变[J]. 葛岭梅,李建伟.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3(02)



本文编号:3730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730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