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西南省域破坏性地震特急期应急管理力量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4 18:46
  西南省域是我国地震灾害最频繁、灾害最重的地区之一,面临大震应急处置的紧迫性和严峻性。西南5省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4.3%,自1900年以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占全国总数的52%。同时,西南省域是我国地震应急处置案例最多、类型最复杂的地区,有着丰富、宝贵的历史经验积累。地震应急救援是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之一,开展西南省域破坏性地震特急期应急管理力量配置研究,解决地震应急处置特急期的瓶颈问题,有助于地震、民政等相关部门从加强自身地震应急能力建设出发,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显著提高政府地震应急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营造一个政府领导、部门协同、全社会联动的良好救灾局面,力争在地震发生后大限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本文通过特急期应急管理力量及其配置的重要性分析,运用公共管理及危机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对西南省域丰富的地震应急处置案例进行归纳,结合该区域特殊的社会经济、自然地理特点,分析西南省域地震灾害特征及应急处置的区域特性,根据西南省域地震应急需求,研究具有区域特征、较强可操作性、符合新的社会需要的西南省域破坏性地震特急期应急管理力量配置指标,为应急对策的科学性...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 国内现有工作基础
    四、研究内容和思路
    五、核心概念阐述
        (一) 西南省域
        (二) 破坏性地震
        (三) 特急期
第一章 西南省域地震特急期应急管理现状及力量配置分析
    一、西南省域地震特征及应急处置的区域特性分析
        (一) 地震频发
        (二) 崎岖险峻的地形,交通不便
        (三) 医疗保障困难
        (四) 少数民族聚集,语言交流不便和风俗民情众多
    二、西南省域地震特急期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一) 西南省域地震应急管理现状
        (二) 地震特急期应急管理分析
    三、西南省域特急期地震应急管理须配置的主要力量
        (一) 搜救力量
        (二) 交通运输力量
        (三) 医疗救护力量
        (四) 工程抢险力量
        (五) 应急通讯力量
        (六) 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
        (七) 物资保障力量
第二章 破坏性地震特急期应急管理力量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震参数影响分析
        (一) 发震时刻
        (二) 地震烈度
        (三) 震级
    二、灾区背景信息影响分析
        (一) 震区人口密度
        (二) 建筑物情况
        (三) 震中离城镇距离
    三、应急救援处置影响因素分析
        (一) 震区地质灾害情况
        (二) 震区交通状况影响分析
    四、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西南省域破坏性地震特急期应急管理力量合理配置的依据
    一、地震应急响应等级
    二、Ⅰ级响应力量配置依据——西南省域7.0级以上地震案例
    三、Ⅱ级响应力量配置依据——西南省域6.5-7.0级地震案例
    四、Ⅲ级响应力量配置依据——西南省域6.0-6.5级地震案例
    五、Ⅳ级响应力量配置依据——西南省域5-6级地震案例
第四章 西南省域破坏性地震特急期应急管理力量合理配置的初步设想
    一、地震应急响应等级的初判
    二、西南省域破坏性地震特急期应急管理力量的分级分类配置
        (一) 西南省域破坏性地震特急期Ⅰ级响应力量配置分析
        (二) 西南省域破坏性地震特急期Ⅱ级响应力量配置分析
        (三) 西南省域破坏性地震特急期Ⅲ级响应力量配置分析
        (四) 西南省域破坏性地震特急期Ⅳ级响应力量配置分析
    三、西南省域破坏性地震特急期应急管理力量配置补充分析
        (一) 人员灾情预评估
        (二) 震后房屋破坏估算
        (三) 震后生命线震害估算
        (四) 震后次生灾害估算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54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754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9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