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枣泉煤矿2#煤层开采工作面CO来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08:25

  本文关键词:枣泉煤矿2#煤层开采工作面CO来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枣泉煤矿所开采煤层为易自燃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常出现CO浓度偏高现象,且在割煤过程中,工作面及回风流CO浓度较平常升高。对枣泉煤矿110205、130201两个工作面的CO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查阅大量文献,认为工作面CO可能来源为煤层吸附、煤体破碎、工作面煤壁氧化及采空区CO运移四类。本文着重对前人很少涉及的前三类来源进行研究。 对枣泉及其他不同煤矿的煤样进行CO吸附实验,并计算吸附热,发现枣泉煤样相对于其它煤样有着较大的CO吸附热。在一个新揭露的工作面进行了煤层钻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O浓度随钻孔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较深钻孔中CO浓度随观测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经分析认为该工作面煤层中存在少量CO气体,其来源是煤壁氧化后向煤层内部运移。使用红外摄影仪对110205工作面温度场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工作面最高温度为采煤机截齿与煤壁摩擦产生的高温61.5℃,基于工作面温度场分布,对该工作面煤样进行程序升温实验,得出了标准氧浓度条件下,不同温度时的CO产生率拟合公式,并初步估算了工作面煤壁CO产生速率,认为在正常通风条件下,该原因不足以对工作面CO浓度分布造成影响。对枣泉煤矿2#煤层进行取样,设计并进行了煤样破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煤体破碎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浓度的CO气体,并认为采煤机割煤过程会释放一定量的CO气体,可能会对工作面CO浓度造成影响。最后运用ANSYS 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110205工作面CO来源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煤机割煤过程中,采煤机附近、工作面、回风流中CO浓度均有上升,但对上隅角CO浓度影响不大。与现场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认为研究结果准确可信,论文可为煤自燃指标性气体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CO来源 CO吸附 煤体破碎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D752.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绪论7-16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7-9
  • 1.1.1 选题背景7-8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9-14
  • 1.2.1 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研究现状9-10
  • 1.2.2 工作面煤层吸附 CO 规律的研究现状10-12
  • 1.2.3 煤层破碎产生 CO 的研究现状12
  • 1.2.4 采空区 CO 运移规律研究现状12-14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14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4
  • 1.3.2 主要研究目标14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4-16
  • 2 枣泉煤的孔径结构及吸氧特性16-20
  • 2.1 工业分析实验16-17
  • 2.2 表面结构特性17-19
  • 2.2.1 比表面积17-18
  • 2.2.2 孔径分布18-19
  • 2.3 对氧气的物理吸附特性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3 枣泉煤矿 2#煤层 CO 吸附规律研究20-32
  • 3.1 枣泉煤的 CO 吸附特性20-24
  • 3.1.1 不同温度下 CO 吸附试验20-22
  • 3.1.2 吸附热的计算22-24
  • 3.2 枣泉煤矿工作面煤层 CO 分布规律研究24-30
  • 3.2.1 实验设计思路24-25
  • 3.2.2 实验设计25-27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27-30
  • 3.3 本章小结30-32
  • 4 工作面煤体 CO 产生规律研究32-48
  • 4.1 工作面温度场分布32-36
  • 4.2 低温阶段程序升温实验36-44
  • 4.2.1 实验设计36-37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37-41
  • 4.2.3 工作面 CO 产量估算41-44
  • 4.3 煤体破碎实验44-47
  • 4.3.1 自由基理论44-45
  • 4.3.2 实验设计45-46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46-47
  • 4.4 本章小结47-48
  • 5 工作面 CO 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48-57
  • 5.1 ANSYS 软件介绍48-49
  • 5.2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设定49-50
  • 5.2.1 三维建模及网格划分49-50
  • 5.2.2 边界条件的设定50
  • 5.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50-55
  • 5.3.1 工作面风流速度流场51-52
  • 5.3.2 停采时产生 CO 的运移规律52-53
  • 5.3.3 割煤时产生 CO 的运移规律53-55
  • 5.4 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55-56
  • 5.5 本章小结56-57
  • 6 结论与展望57-59
  • 6.1 结论57-58
  • 6.2 展望58-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4
  • 参加科研项目6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学军;桑晓燕;李发生;张界平;李凤连;;香料苹果酯-A的合成研究[J];江西化工;2005年04期

2 刘德峥;目前我国精细化学工业的发展重点[J];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宋薇;岳东北;刘建国;姚远;刘富强;聂永丰;;温度对铝塑包装废物热解产物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4 宋薇;岳东北;刘建国;姚远;刘富强;聂永丰;;温度对铝塑包装废物热解产物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09期

5 刘海霞;;氟化锂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轻金属;2011年03期

6 柳意;马健;;有机反应中的过渡态与活性中间体[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黄甫,宋文东,贾振宇;红树植物秋茄树叶挥发油化学组成特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05年04期

8 郭先霞;陶震;宋文东;;红树植物白骨壤树叶挥发油化学组成特点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08年01期

9 宋薇;刘建国;聂永丰;;含油污泥的热解特性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马跃;李术元;王娟;方朝合;;水介质条件下油页岩热解机理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宜平;杨业新;蔡东红;华海洋;;大采高跨上山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their evolutions of gases generated by herbaceous swamp peat at different thermal maturity stage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3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基于采动裂隙椭抛带的煤与瓦斯共采机理[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4 肖e

本文编号:375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75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