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3:17

  本文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和道路总里程均不断增加,而道路总里程的增加幅度远远低于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幅度,致使城市道路拥挤、交通事故频发。如何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和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构建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综合评估体系,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在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实际情况,从人员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详细辨识和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9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综合评估体系。2.应用调研采集数据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比重最大的机动车驾驶员的驾龄、年龄和事故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机动车驾驶员驾龄与事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得出机动车驾驶员驾龄为15年时事故率最低,即最佳驾龄为15年。3.采用专家打分或实地调研采集数据对基准层指标权重值的影响进行计算比较,结果表明:专家打分权重和实地调研采集数据权重不论以多大比重相加求取基准层指标权重,对综合分析结果影响都不大。因此,当实地调研采集数据不充分时,采用专家打分法求取权重是可行的。4.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东省某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和各因素对该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大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某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一般,人员因素、车辆因素、管理因素、道路因素、环境因素对广东省某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依次减小。
【关键词】:城市道路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2.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11-15
  • 1.1.1 世界道路交通安全现状11-12
  • 1.1.2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12-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1.3 研究目的19
  • 1.4 研究内容19-21
  • 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理论基础21-30
  • 2.1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1-22
  • 2.2 主成分分析法22-26
  • 2.2.1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步骤22-23
  • 2.2.2 构建基于专家打分的评估指标模型23-25
  • 2.2.3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25-26
  • 2.3 SPSS软件操作步骤26-28
  • 2.4 模糊综合评价法28-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构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综合评估体系30-49
  • 3.1 人员因素31-33
  • 3.1.1 机动车驾驶员31
  • 3.1.2 其他交通参与者31-33
  • 3.1.3 危险货物押运员33
  • 3.2 车辆因素33-35
  • 3.2.1 车辆本身特点33-34
  • 3.2.2 车辆技术状况34
  • 3.2.3 车辆安全设施34-35
  • 3.2.4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35
  • 3.3 道路因素35-41
  • 3.3.1 特殊路段36-37
  • 3.3.2 路面条件37-38
  • 3.3.3 道路几何线形38-39
  • 3.3.4 道路交叉口39-40
  • 3.3.5 交通安全设施40-41
  • 3.4 环境因素41-42
  • 3.4.1 恶劣天气41-42
  • 3.4.2 交通环境42
  • 3.4.3 夜间行车42
  • 3.5 管理因素42-44
  • 3.5.1 交通部门监管43-44
  • 3.5.2 企业安全管理44
  • 3.6 构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综合评估体系44-48
  • 3.7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49-59
  • 4.1 人员因素49-53
  • 4.1.1 机动车驾驶员50-53
  • 4.1.2 其他交通参与者53
  • 4.2 车辆因素53-55
  • 4.3 道路因素55-57
  • 4.3.1 特殊路段55
  • 4.3.2 道路几何线形55-56
  • 4.3.3 道路交叉口56-57
  • 4.4 环境因素57-58
  • 4.5 管理因素58
  • 4.6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广东省某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综合分析59-81
  • 5.1 广东省某市道路交通现状59-60
  • 5.1.1 机动车辆保有量变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59
  • 5.1.2 交通安全状况59-60
  • 5.2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60-68
  • 5.2.1 基于实地调研采集数据的基准层指标权重确定60-64
  • 5.2.2 基于专家打分法的基准层指标权重确定64-66
  • 5.2.3 确定基准层最终权重66-68
  • 5.2.4 确定一级、二级评价指标权重68
  • 5.3 广东省某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模糊综合评价68-78
  • 5.4 改善广东省某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对策措施78-79
  • 5.5 本章小结79-81
  • 结论及展望81-83
  • 结论81
  • 展望81-83
  • 参考文献83-87
  • 附录87-10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03-104
  • 致谢104-105
  • 附件1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小孩;张耀辉;孙福军;王少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J];四川兵工学报;2012年10期

2 王熙宇;;行人、非机动车的道路交通需求及安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4期

3 李玉琳;高志刚;韩延玲;;模糊综合评价中权值确定和合成算子选择[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3期

4 温安文;胡辉;李想;;道路交叉口与交通安全的关系[J];交通标准化;2010年13期

5 唐洪;;行人、非机动车的道路交通需求及安全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8期

6 杨蕊;;道路平面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分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年Z1期

7 孙双胜;王宏;;行人、非机动车的道路交通需求及安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兴成;道路交通安全的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张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道路安全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孙慧芝;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晓梅;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的风险评价[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5 胡琼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邱安邦;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与综合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刘苗苗;低驾龄驾驶员交通安全特性及事故预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85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d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