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和开口形状对地下硐室火灾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02 15:01
针对狭长通道侧向风和不同开口形状对硐室火灾燃烧状态及火焰溢流现象的影响,利用自主设计搭建的小尺寸实验台对侧向通风条件下地下硐室火灾燃烧规律进行研究。实验设定了200 mm×400 mm,300 mm×300 mm,400 mm×200 mm 3种硐室开口尺寸(长×高),选取1.2,3.3,5.1 m/s 3种通风速度和13.8,41.4,69.0 kW 3种火源功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侧向风作用下,可燃气更容易被吹出造成火焰溢出燃烧现象;侧向风在中性面上部区域主要起降温作用,在中性面下部区域则起升温作用;通风因子大的开口工况,室内温度更高,也更容易达到轰燃条件;宽且低的开口使得高温气体与通风风流在较低处混合,其结果导致硐室下部温度较高,对火灾初期人员疏散不利。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0969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室内烟气温度由热电偶测量,在距小室顶部和侧壁分别为60mm和150mm处由上至下设置1#,2#,3#和4#热电偶测点(以下简称“测点”),热电偶测点间距160mm。模拟实验装置尺寸及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1.2实验工况
3)除了13.8kW的小火源功率工况外,其他工况均出现了火焰溢出现象。火焰溢出是未燃的可燃(热解)气体未能在室内燃烧而由开口溢出与空气接触后燃烧的现象。对于无强制通风的室内火灾,火焰能否由开口溢出与室内燃烧状态有关,而室内火灾燃烧状态又与通风因子AH1/2有关(A为开口面积,即....
在3.3m/s风速和41.4kW火源功率下不同开口的室内温度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图例末尾数字代表测点号)。由图3可以看出,不同高度测点的温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中性面以上区域的测点1和测点2,丙烷气体被点燃后温度迅速上升,在50~80s后温度上升速度变缓,直到达到相对稳....
图4和图5分别给出了200mm×400mm开口和400mm×200mm开口各工况室内温度情况。对各工况测点1和测点2的平台温度以及测点3和测点4的全程温度取平均值,见表2。由数据分析对比可以得出,火源功率越大,各工况测点温度也越高。在大火源功率工况,小室顶部温度(1测点和....
本文编号:4009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400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