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吾煤业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评价与区块划分
本文关键词:余吾煤业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评价与区块划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评价与区块划分是煤层气能得到合理有效开采的前提,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且复杂性强。在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评价与区块划分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条件对煤层气的生、藏、运、排的影响。其中主要方面包括地质构造、水文、煤储层特征、含气量等因素。本文在以往学者采用的评价体系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制订了一套“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适合余吾煤业3#煤层的评价体系。本文以区域构造与井田构造研究为基础,重点进行了瓦斯地质研究、水文地质研究、煤体结构、煤储层特征及气含量对煤层气成藏及开发的影响研究,得出余吾井田影响煤层气开发的主控因素为地质构造、气含量及水文地质因素。依据以上分析,借助Autocad及Arcgis软件绘制了井田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分级图、构造缓冲图、气含量分级图、煤层顶底板10m砂岩总厚度分级图等,通过计算机叠加分析、综合定量分选进行优选区块划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定性指标最终实现优选分区,进而指导生产。
【关键词】:煤层气开发 地质评价 气含量 储层特征 水文地质 优选分区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D712.6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引言10-16
- 1.1 选题依据10
- 1.2 国内外煤层气开发研究现状10-11
- 1.3 煤层气地质评价对煤层气开采的意义11-12
- 1.4 煤层气地质评价国内外应用方法研究12
- 1.5 潞安矿区余吾煤业煤层气开采地质评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2-13
- 1.5.1 煤层气(瓦斯)与煤矿生产的关系12
- 1.5.2 煤层气地质评价对余吾煤业煤层气开采的意义12-13
- 1.6 本文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点13-16
- 2 潞安矿区余吾煤业概况16-34
- 2.1 井田位置及范围16-17
- 2.2 地层17-18
- 2.2.1 区域地层17
- 2.2.2 井田地层17-18
- 2.3 煤层18-22
- 2.3.1 含煤性18
- 2.3.2 可采煤层18-22
- 2.3.3 煤质特征22
- 2.4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22-26
- 2.4.1 区域构造位置22
- 2.4.2 区域构造特征22-24
- 2.4.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24
- 2.4.4 潞安矿区构造演化特征24-25
- 2.4.5 矿井煤层热演化史及生烃史25-26
- 2.5 井田构造26-32
- 2.5.1 井田褶皱26-27
- 2.5.2 井田断层27-30
- 2.5.3 井田陷落柱30-32
- 2.6 本章小结32-34
- 3 水文地质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34-52
- 3.1 水文地质概况34-38
- 3.1.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34-37
- 3.1.2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37-38
- 3.2 水文地质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38-40
- 3.2.1 水文地质对气藏的影响38-39
- 3.2.2 水文地质对煤层气排采的影响39-40
- 3.3 余吾煤业水文地质对煤层气开发影响分析40-50
- 3.3.1 井田内水文地质对煤层气分布规律影响40-41
- 3.3.2 井田内影响气井排采的水文地质因素分析41-50
- 3.4 本章小结50-52
- 4 煤层气含量及控制性地质因素52-66
- 4.1 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52-56
- 4.1.1 褶皱53-54
- 4.1.2 断层54-56
- 4.1.3 小断层、小褶曲对瓦斯赋存的影响56
- 4.2 埋深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56-60
- 4.3 上覆基岩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60-61
- 4.4 围岩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61-62
- 4.5 煤厚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62-64
- 4.6 瓦斯地质单元划分64
- 4.7 本章小结64-66
- 5 煤储层特征分析66-80
- 5.1 煤体结构及孔隙结构特征66-70
- 5.2 储层渗透率分析70-76
- 5.2.1 煤体结构与储层渗透率关系70-72
- 5.2.2 地质构造与渗透率关系72-74
- 5.2.3 地应力与渗透率关系74-76
- 5.3 储层压力及储层温度分析76-77
- 5.3.1 储层压力分析76-77
- 5.3.2 储层温度分析77
- 5.4 本章小结77-80
- 6 余吾井田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评价与区块划分80-94
- 6.1 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评价的主要内容80
- 6.2 煤层气开发优选区块选取具体步骤80-81
- 6.3 煤层气开发优选区块主要依据指标内容81-88
- 6.4 基于ARCGIS软件的煤层气开发区块划分技术探索88-94
- 7 结论及展望94-96
- 7.1 主要结论94-95
- 7.2 展望95-96
- 参考文献96-102
- 作者简历102-104
- 学位论文数据集1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东,徐会军;晋城矿区煤层气发电现状及规划[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2年02期
2 钱新荣;煤层气化工利用对资源条件的要求[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2年01期
3 刘建军;煤层气热-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学模型[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姚凤云;安徽省煤层气开发的前景[J];煤矿环境保护;2002年04期
5 刘贻军,辛文杰;煤层气开发关键地质控制因素探讨[J];中国煤炭;2003年11期
6 刘馨;煤层气项目新的融资渠道[J];中国煤炭;2003年12期
7 鲜保安,崔思华,蓝海峰,李安启;中国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及综合利用[J];天然气工业;2004年05期
8 吴月先;皖北地区煤层气开发前景[J];特种油气藏;2004年02期
9 司胜利;影响煤层气解吸扩散运移的地质因素[J];云南地质;2004年02期
10 方锡贤;随钻判断煤层气方法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学军;崔越;;铁岭市开发利用煤层气工程综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输配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保玉;史纪敦;李国富;王峰明;卫家印;田永东;张乃春;王国义;王正正;王祖亮;李贵山;宋洪刚;白建平;;煤层气企业精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A];2008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09年
3 左景栾;孙晗森;;国内外煤层气开发技术综述[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房超;陈贵峰;孙铭伟;;中国煤层气开发模式对比及开发技术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吴立群;焦养泉;李绍虎;潘思东;王小明;;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科学设置[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白建梅;秦义;石惠宁;王胜利;段宝玉;;煤层气低成本排采技术探讨[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7 李献水;李雪峰;陈平;张心彬;;浅谈加强煤层气学科人才培养[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红霞;王遇冬;薛岗;刘yN;王登海;;山西沁水煤层气地面集输工艺的实践与认识[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秦万成;陈仕林;;沁南煤层气田地面工程建设[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周丽霞;李震;;煤层气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和环境效益[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梅;矿城阜新靠煤层气来充“气”[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2 中征;山西四大煤炭集团投资煤层气[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3 李隽琼;外资重返中国煤层气市场[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4 侯利红;煤层气开发“声大钱少” 业界呼吁政策配套[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于海;二十五万立方米煤层气节前入沈[N];沈阳日报;2008年
6 杨杨;8800万美元入股中华煤层气 霸菱下注煤层气开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新忠;山西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热潮涌动[N];中国贸易报;2005年
8 郭爱鱼;泽州县近万户农民用上煤层气[N];太行日报;2009年
9 李阳丹;家安监总局煤炭信息研究院院院长黄盛初:“十二五”煤层气规划产能翻倍[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白晶;煤层气首列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N];中国能源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兴洋;声震法促进煤层气解吸扩散流动的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夏艳东;煤层气开发公司技术对标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路明;用于煤层气抽放实验的超声波发生器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8年
4 侯飞强;增大煤层气产量的新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5 陈泽升;河南中马村矿辅助层开采煤层气研究与实践[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安东杰;余吾煤业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评价与区块划分[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煤层气解吸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8 兰兰;山西煤层气污水处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王剑;煤层气水平井测井环境影响校正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10 李沛;煤层气田手机终端智能巡检系统研究与开发[D];江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余吾煤业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评价与区块划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46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