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低阶煤干燥提质防治煤尘灾害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6-28 07:00

  本文关键词:低阶煤干燥提质防治煤尘灾害技术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日益剧增导致国内优质煤炭资源已供应紧张,因此使我国丰富的低阶煤资源开始被利用。但是低阶煤水分大,发热量低,和优质煤相比不宜长距离输送,使用率低,所以低阶煤干燥提质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国内外低阶煤干燥提质技术大多数都是采用热烟气或过热蒸气直接干燥低阶煤的方式进行干燥,例如滚筒干燥技术,干燥过程产尘量大,再加上热烟气温度高且有一定的含氧量,如果工作参数选择不合适就容易发生燃烧与爆炸,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对滚筒干燥机内的煤尘浓度分布研究有利于干燥过程的安全运行。根据低阶煤干燥提质的工作原理,利用流体动力学理论与Fluent模拟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滚筒干燥机内流场分布、煤尘颗粒浓度与粒径分布;将进气温度、降水率、干燥时间分别作为变量进行模拟,得到这些因素的改变对煤尘颗粒浓度的影响;再根据模拟结果找到最优的参数范围,提出相关的控制煤尘灾害措施;根据这些措施,将MGT系列高效滚筒式煤炭干燥工艺及装备应用到茂盛泉煤业公司来干燥其丰富的长焰煤,有效的降低了长焰煤内在水分,提高其发热量使其达到储装运性能。由于该系统有多种监测、可调装置以及除尘设备,能够确保干燥过程安全可靠,还能使其生产能力高达500万吨,经济效益很高。
【关键词】:低阶煤干燥 煤尘灾害 气固两相模拟 防治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71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概述10-13
  • 1.1.1 低阶煤性质10
  • 1.1.2 低阶煤干燥的必要性10
  • 1.1.3 低阶煤干燥的基本原理10-11
  • 1.1.4 国内外低阶煤干燥技术11-13
  • 1.2 滚筒干燥技术的概述13-16
  • 1.2.1 滚筒干燥系统的工作原理13-14
  • 1.2.2 滚筒干燥过程中煤尘的灾害14-16
  • 1.3 研究方案16-19
  • 1.3.1 研究目标及意义16-17
  • 1.3.2 研究内容17
  • 1.3.3 关键问题与预期创新点17-18
  • 1.3.4 实验方案18-19
  • 第2章 流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19-28
  • 2.1 流体动力学简介19-22
  • 2.1.1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19-21
  • 2.1.2 流体流动的基本分类21-22
  • 2.2 Fluent软件介绍22-23
  • 2.2.1 Fluent软件的构成22
  • 2.2.2 Fluent求解过程22-23
  • 2.3 气固两相的基本理论23-25
  • 2.3.1 气固两相流的简介23
  • 2.3.2 多相流模拟方法23-24
  • 2.3.3 Fluent中的多相流模型24-25
  • 2.4 气固两相湍流流动25-28
  • 2.4.1 湍流量的描述25-26
  • 2.4.2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26-28
  • 第3章 滚筒干燥机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模拟分析28-40
  • 3.1 滚筒干燥机模型的建立28-33
  • 3.1.1 前处理器Gambit概述28-30
  • 3.1.2 模型的建立30-31
  • 3.1.3 网格的划分31-33
  • 3.1.4 边界条件的设置33
  • 3.2 滚筒干燥机内煤尘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33-40
  • 3.2.1 物料模型的简化33-34
  • 3.2.2 参数计算34-36
  • 3.2.3 求解的设定36-40
  • 第4章 数值模拟分析及控尘措施40-62
  • 4.1 计算流场分析40-45
  • 4.1.1 压力场分析40-41
  • 4.1.2 速度场分析41-43
  • 4.1.3 温度场分析43-45
  • 4.2 煤尘浓度分布的结果分析45-55
  • 4.2.1 不同进气温度下的煤尘分布45-49
  • 4.2.2 不同出料含水量下的煤尘分布49-52
  • 4.2.3 不同干燥时间下的煤尘分布52-55
  • 4.3 参数变化对煤尘浓度分布的影响分析55-58
  • 4.3.1 不同进气温度对煤尘浓度分布的影响56-57
  • 4.3.2 不同降水率对煤尘浓度分布的影响57-58
  • 4.3.3 不同干燥时间对煤尘浓度分布的影响58
  • 4.4 控制煤尘灾害的相关措施58-62
  • 4.4.1 预防煤尘灾害措施58-60
  • 4.4.2 煤尘爆炸的保护措施60-62
  • 第5章 茂盛泉煤业低阶煤干燥防治煤尘灾害技术与应用62-72
  • 5.1 茂盛泉煤业简介62-63
  • 5.1.1 茂盛泉煤业加工提质煤的特性62
  • 5.1.2 加工提质煤脱水的意义62-63
  • 5.2 茂盛泉煤业长焰煤干燥系统介绍63-69
  • 5.2.1 干燥系统的工作原理63-65
  • 5.2.2 滚筒干燥机设备65-68
  • 5.2.3 旋风除尘器设备68-69
  • 5.2.4 湿式除尘器设备69
  • 5.3 干燥系统的安全监测69-70
  • 5.3.1 工艺参数监测69-70
  • 5.3.2 报警系统及其保护功能70
  • 5.4 干燥系统运行效益分析70-72
  • 结论72-73
  • 参考文献73-76
  • 致谢76-77
  • 导师简介77-78
  • 作者简介78-79
  • 学位论文数据集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函,李善祥,李保庆;低阶煤氧化降解的研究及开发前景[J];腐植酸;1998年02期

2 张宗飞;;试论低阶煤的综合利用途径及其技术经济分析[J];化肥设计;2014年01期

3 孟庆函,李善祥,李保庆;低阶煤两段化学降解产物的组成性质[J];燃料化学学报;2000年04期

4 陶秀祥,尹苏东,周长春;低阶煤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09期

5 游伟;赵涛;章卫星;何正兆;皮金林;毕东煌;;美国低阶煤提质技术发展概述[J];化肥设计;2009年04期

6 虞育杰;刘建忠;王传成;胡亚轩;周俊虎;岑可法;;低阶煤脱水提质技术发展现状[J];热力发电;2011年09期

7 安茂燕;蒋荣立;;低阶煤浮选研究现状及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年01期

8 苏天雄;;浅谈我国低阶煤资源分布及其利用途径[J];广东化工;2012年06期

9 朱洋洋;卜良辉;孙宁陵;赵云鹏;;低阶煤溶剂萃取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3年18期

10 李振珠;李风海;薛兆民;房倚天;;低阶煤气化结渣特性的研究进展[J];菏泽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曲思建;王琳;张樝;刘敏;刘立麟;;我国低阶煤转化主要技术进展及工程实践[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高层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高同国;姜峰;杨金水;袁红莉;;低阶煤降解微生物菌群的分离及其降解效果研究[A];2010中国腐植酸行业低碳经济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管嵩;宋成;王仑;丁仕兵;;环境温湿度对进口低阶煤内水影响的研究[A];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专刊[C];2012年

4 彭少涛;刘川庆;朱卫平;孙斌;刘学鹏;;保德区块中低阶煤压裂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对策[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白云峰、谢振江、谢光顺;奇台县与重庆兴祥港埠有限公司签订低阶煤循环利用项目合同[N];昌吉日报(汉);2011年

2 李北陵;低阶煤盼变“白天鹅”[N];中国工业报;2011年

3 记者 张婷;我区首个低阶煤开发项目开工[N];新疆日报(汉);2012年

4 记者高珍吉;低阶煤循环利用项目在奇台开工[N];昌吉日报(汉);2012年

5 韩红梅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无机化工处副处长;低阶煤热解提质需全力攻关[N];中国化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闫志强;低阶煤分质转化需统筹规划[N];中国能源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闫志强;低阶煤分质转化标准要高[N];中国能源报;2013年

8 商报记者 高立萍;海外煤炭技术企业谋局中国市场[N];北京商报;2011年

9 高立萍;海外煤炭技术企业谋局中国市场[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田华;低阶煤制备水煤浆技术获突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子文;低阶煤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对瓦斯吸附解吸的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屈进州;低阶煤活性油泡浮选行为与浮选工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邓春苗;低阶煤煤层气储集机理及原始含气量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王影;低阶煤固定床和移动床脱水和低温热解过程中传热特性[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孙南翔;低阶煤热敏特性及其热力破碎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6 赵卫东;低阶煤水热改性制浆的微观机理及燃烧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田忠坤;管式气流干燥器提质低阶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8 王娜;提质低阶煤热解特性及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9 陈博;中低阶煤的分级变温热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10 范冬梅;低阶煤热解半焦的气化反应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气体热载体低阶煤热解特性研究及连续热解系统研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孙香荣;新疆阜康矿区低阶煤孔隙结构与瓦斯解吸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3 赵博骏;水热提质对低阶煤物理化学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胡志博;低阶煤极性基团的微波调控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马利俊;冷冻处理低阶煤制水煤浆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6 柳金秋;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对低阶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郑云婷;低阶煤表面性质研究与浮选药剂的筛选[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6年

8 王超;低阶煤低温热解提质特性实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9 王慧;低阶煤干燥提质防治煤尘灾害技术研究与应用[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10 谢勇强;低阶煤煤层气吸附与解吸机理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低阶煤干燥提质防治煤尘灾害技术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492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