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工作面封闭火区治理技术实践
本文关键词:综放工作面封闭火区治理技术实践
【摘要】:针对W4204综放工作面煤自然发火导致工作面多次被迫封闭的事故,深入剖析了遗煤自然发火的原因、易自燃区域位置和防治难点。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了防灭火工艺巷及钻孔,该综合技术成功运用,消除了封闭工作面火区隐患,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启封和剩余设备的安全回撤。
【作者单位】: 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二矿;徐州安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通风防灭火研究所;
【关键词】: 自然发火 三相阻化泡沫 惰化降温
【分类号】:TD752.2
【正文快照】: 1工作面概况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二矿W4204工作面位于井田4#煤层+818 m水平下山采区西翼,走向长1 203.7 m,倾斜长237.9 m。所采4#平均煤层厚度6.7 m,含1~3层夹矸,顶板以粉砂岩为主,底板以泥岩为主,平均煤层倾角7.0°,属Ⅱ类自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42 d。工作面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宏民;预测煤自然发火的新方法──气味检测法[J];煤矿安全;2000年05期
2 邓军,马砺,张辛亥;圆柱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的误差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南培珠,杨宏民,李广海;安家岭井工矿煤自然发火规律及在火灾预测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5年10期
4 王华;王连华;;煤自然发火实验温度监测系统[J];煤炭学报;2006年01期
5 董纪章;李海波;楚英和;姬福全;姚国平;杨彦涛;;鹤煤五矿二_1煤自然发火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J];煤矿安全;2006年09期
6 王福生;朱令起;张嘉勇;郭立稳;;应用气体分析法建立煤自然发火预报系统[J];煤矿安全;2006年11期
7 王华;文虎;葛岭梅;;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宋双林;武勇;张卫亮;;大兴矿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体系[J];煤矿安全;2010年04期
9 占伟;安志刚;任砚东;黄旭;宋双林;;煤自然发火规律及指标气体优选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年11期
10 彭本信;利用防热剂防止基尔吉齐亚煤的自然发火——表面活性剂对煤自然发火过程的影响[J];煤矿安全;197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宝成;王兴存;朱孔绪;;临沂矿区三层煤自然发火机理与防治[A];2005年度山东煤炭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王儒军;高广伟;姚广田;张志;杨宏民;乔凤龙;赵宏;刘贵文;梁运涛;;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家煤矿通风系统优化及煤自然发火规律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3 程根银;王玉怀;陈绍杰;马玉姣;;兴源矿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实验分析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罗海珠;;煤对氧扩散特性的实验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刘学武;张平;;露天煤矿褐煤自然发火化学防治技术[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6 陈舸;陈孟伯;;煤自然发火促成瓦斯爆炸作用的讨论[A];2012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卫亮;;CO/CO_2作为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8 张卫亮;梁运涛;杨宏民;;CO/CO_2比值作为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在安家岭井工矿中的应用[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红丽;叶斌;赵敏;;基于MATLAB6.1的煤自然发火煤体温度灰色预测研究[A];陕西省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评估探讨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凯;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规律及高效防治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小平;无烟煤自然发火的实验研究及机理的探讨[D];重庆大学;2003年
2 吴晓光;煤自然发火实验台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3 姬文龙;鲁班山北矿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红丽;煤自然发火实验台温度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晓晨;孔隙尺度下煤自然发火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孙宗贤;煤自然过程与临界着火条件的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福勇;柠条塔矿2~(-2)煤自然发火特征温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冯玉龙;吉新煤矿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9 谷斐;煤自然发火的实验模拟和气体吸附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阳;灵武2号煤低温自燃临界温度及其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47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54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