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09:38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研究
【摘要】: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之自然灾害既频且重。说其频,乃是频次高、种类多、区域覆盖广;说其重,乃是由灾而荒,对乡村社会影响深刻。首先,文章通过纵向对比突出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自然灾害“频”的各种表征,由表及里,探讨其发生的原因,进而得出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区域内部极其脆弱和特殊的自然环境,更在于区域人口增长极速、社会御灾能力不足等社会因素之结论。其后,文章对社会各阶层面对灾荒所作出的反应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呈现出在应灾方面的这样一种事实:民国政府虽为主导,但力量有限;民间组织虽积极参与,却力不从心;灾民无奈,转而求助于民间信仰以求心理慰藉。最后,,文章从乡村环境、乡村人口、乡村经济、乡民生活以及乡村社会秩序等方面来考察灾荒对民国时期青海东部乡村社会的影响,进而描绘出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的人民饱受灾荒摧残的一段血泪辛酸史,也从侧面展现出青海东部人民在与灾荒害抗争过程中的大无畏精神。
【关键词】:民国 青海东部 自然灾害 乡村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43;K25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绪论7-15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7-8
- 二、研究方法与指导思想8-10
- 三、学术史回顾及相关文献综述10-13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13-15
- 第一章 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灾情分析15-32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灾况概览15-21
- 一、冰雹17-18
- 二、水涝18-19
- 三、干旱19-21
-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21-25
- 第三节 民国时期青海东部自然灾害频发之原因探析25-32
- 一、自然灾害频发的自然成因25-27
- 二、自然灾害频发的社会成因27-32
- 第二章 社会各阶层的应灾措施32-50
- 第一节 民国政府的应灾措施32-41
- 一、应灾措施之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保障32-34
- 二、应灾措施之事前防灾34-36
- 三、应灾措施之事后急救36-41
- 第二节 青海东部民间救灾团体及其救灾活动41-44
- 一、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民间互助41-42
- 二、慈善、宗教组织及其救灾活动42-44
- 第三节 灾荒下青海东部民间信仰的活跃44-50
- 一、民间信仰类型及分布44-46
- 二、民间信仰与仪式表达46-50
- 第三章 灾荒与民国时期青海东部乡村社会的变化50-64
-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乡村环境的变化50-52
- 一、自然灾害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50-51
- 二、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态系统的破坏51-52
- 第二节 灾荒与乡村人口的变化52-56
- 一、灾荒与人口减增52-55
- 二、灾荒与人口流动55-56
- 第三节 灾荒与乡村经济的变化56-60
- 一、农业生产的凋敝57-59
- 二、农民生活水平的降低59-60
- 第四节 灾荒与乡村社会秩序的变化60-64
- 一、灾民伦理道德的失范60-61
- 二、粮食短缺与流民成匪61-62
- 三、烟毒泛滥与缴烟运动62-64
- 余论64-66
- 参考文献66-71
- 致谢71-72
- 个人简历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忠祥;青海东部农业区气象灾害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2 刘仰东;灾荒: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的另一个视角[J];清史研究;1995年02期
3 刘仰东;近代中国社会灾荒中的神崇拜现象[J];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04期
4 刘大伟;;青海省互助县唐日台村龙王信仰调查报告[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5 吴德华;试论民国时期的灾荒[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6 李勤;民国时期的灾害与巫术救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朱普选;明至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自然灾害及其治理[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4期
8 王卫平,顾国梅;林则徐的荒政思想与实践——以江苏省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农史;2002年01期
9 许宪隆;;家族构成与近现代穆斯林家族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彭敏,赵京,陈桂琛;青海省东部地区的自然植被[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9年03期
本文编号:575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575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