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分层含煤柱回采工作面“四位一体”防突体系应用及评价
本文关键词:下分层含煤柱回采工作面“四位一体”防突体系应用及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煤柱区 “四位一体” 煤与瓦斯突出 残余瓦斯含量 防突体系
【摘要】:针对曲堤煤矿下分层含煤柱回采工作面煤柱区应力集中、瓦斯含量高、突出危险强等特征,采用"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技术重点治理煤柱区。经过顺层长钻孔区域预抽,含煤柱回采面最大残余瓦斯含量仍处于煤柱区,但为5.11 m~3/t,低于突出临界指标8 m~3/t,工作面残余瓦斯含量沿煤层走向呈现"凸"字形分布,体现了巷道的卸压排采作用;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和S进行区域验证,△h2为60~80 Pa,S为1.6~1.8 kg/m,均低于突出危险临界值。含煤柱回采面开采过程中回风流瓦斯浓度仅有0.18%~0.31%,并且增收煤炭资源近8.5万t,节约成本432.1万元,"四位一体"防突体系保障了工作面高效安全开采。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煤柱区 “四位一体” 煤与瓦斯突出 残余瓦斯含量 防突体系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40-004-002)
【分类号】:TD713
【正文快照】: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一直是瓦斯治理重点,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我国已形成了“四位一体”综合防突体系[1-2],它在执行中遵循环环相扣宗旨,必须在每一环节应用达标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确保防突工作安全性以及最终彻底消除煤体的突出危险性。随着煤矿井下生产条件日趋复杂,“四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1982年度回采工作面单产创最高水平的局[J];煤炭经济研究;1983年05期
2 A.A.奥赫里门科;郭金福;;用工艺程序自控系统管理回采工作面[J];陕煤科技;1985年03期
3 I.范德瓦尔特;辛大忠;;用固体风墙控制回采工作面通风[J];国外金属矿山;1990年08期
4 吕智海;关于回采工作面风速验算的建议[J];煤矿设计;1991年11期
5 吕智海;关于回采工作面风速验算的建议[J];煤矿安全;1991年07期
6 向阳,沈洪;应用计算机分析回采工作面指标方法初探[J];煤炭经济研究;1992年05期
7 石峻;回采工作面采后密闭位置的选择[J];山西煤炭;1997年06期
8 李明海;回采工作面工艺更换技术探析[J];煤矿开采;2002年S1期
9 孙喜庆;回采工作面合理长度的选择探讨[J];煤炭技术;2002年08期
10 梁杨宝;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康永华;耿德庸;许延春;孔凡铭;李奉海;;近水体开采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环境温度场分布规律初探[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韩力;周新栋;;高温深井回采工作面降温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A];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任智德;林相亮;张假妮;;王楼矿回采工作面高温热害防治技术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4 白刚;薛彦东;乔旭;黄成玉;;长壁回采工作面开采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陈泽雄;李龙国;;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防治技术[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6 王生超;蔡辉;王超;;千米深井回采工作面防冲安全管理[A];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创新与实践——全国防治煤矿冲击地压高端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7 康红普;颜立新;郭相平;张占涛;高富强;;回采工作面多巷布置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吕华新;;钱家营矿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与规律分析[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孝义市下栅乡安监中心 张乃忠;关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控制[N];山西科技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蕾 通讯员 任凤敏;《煤矿安全规程》再次修改注重科学合理[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陈东;安全才是硬道理[N];经理日报;2006年
4 武安徽;淮北芦岭矿防治“突魔”妙方好[N];经理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皮燕;回采工作面瓦斯积聚与运移动力学过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陶涛;回采工作面瓦斯地质探测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高原;回采工作面安全数据信息化管理与决策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4 江凌枝;高温矿井回采工作面热环境与数值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史广山;告成矿21021回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敏感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6 陈建伟;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郑平;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集中带分布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冯普金;Y型通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流场和瓦斯分布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9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579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