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时间序列的矿井涌水量模拟与预测

发布时间:2017-07-31 12:36

  本文关键词:基于时间序列的矿井涌水量模拟与预测


  更多相关文章: 矿井涌水 时间序列 分形理论 灰色系统


【摘要】:赵家寨井田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滹沱背斜为主体构造,同时分布断层较多。研究区内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新近系各砂岩含水层以及石炭系太原组、奥陶系各灰岩含水层。本文在全面收集赵家寨煤矿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为加强对矿井水的防治,对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和底板扰动裂隙带进行研究,各含水层与矿井涌水量的水力联系进行分析,对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进行模拟和预测。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分形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得到以下结论:(1)煤层底板含水层与矿井涌水联系密切,新近系砂砾石层(水)对矿井涌水量补给不明显。因背斜轴部基岩厚度薄,这些地段在开采时导水裂隙带会涉及新近系,根据工作面长度得到当底板隔水层厚度小于18.5m时要注意底板突水。(2)着重分析赵家寨煤矿的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首先以分形理论为基础,使用R/S分析和分维值法对其进行了趋势分析和预测,发现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具有长程相关性,未来涌水量会保持缓慢下降的趋势;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分维值较大时其波动性明显。(3)灰色理论为基础,对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与各个含水层水进行了关联分析,得出关联度与之最大的是L7-8含水层。这与矿方L7-8含水层是矿井涌水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一致。应用不同灰色建模方法对2013年矿井涌水量进行了模拟和预测,模拟值相对误差分别为0.9%和4.8%,效果均较好,两种模型预测2014年前三个月的涌水量分别为1063m3/h、1053m3/h、1044m3/h和1111m3/h、1108m3/h、1106m3/h。
【关键词】:矿井涌水 时间序列 分形理论 灰色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D74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常用方法11-12
  • 1.2.2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12-14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14-18
  • 1.3.1 研究主要内容15-16
  • 1.3.2 技术路线16-18
  • 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18-32
  • 2.1 区域水文地质背景18-19
  • 2.1.1 新密煤田水文地质单元划分18
  • 2.1.2 新密煤田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分析18-19
  • 2.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9-21
  • 2.2.1 矿区概况19-20
  • 2.2.2 井田地质概况20-21
  • 2.3 研究区矿井充水条件21-32
  • 2.3.1 充水水源21-23
  • 2.3.2 充水通道23-27
  • 2.3.3 矿井涌水量27-32
  • 3 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分形分析及预测32-48
  • 3.1 分形理论简介32-33
  • 3.1.1 自相似性33
  • 3.1.2 无标度区33
  • 3.2 矿井涌水量的R/S分析及预测33-41
  • 3.2.1 R/S分析简介33-34
  • 3.2.2 R/S分析方法基本原理34-35
  • 3.2.3 Hurst指数的意义35
  • 3.2.4 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R/S分析35-41
  • 3.3 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分维分析41-48
  • 3.3.1 分形维简介41-42
  • 3.3.2 分维值的意义42
  • 3.3.3 分维计算42-48
  • 4 基于灰色系统建模的矿井涌水量模拟及预测48-58
  • 4.1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48-49
  • 4.2 基于GM(1,1)模型的模拟及预测49-52
  • 4.2.1 数据的检验与处理49
  • 4.2.2 GM(1,1)模型的基本原理49-50
  • 4.2.3 检验50
  • 4.2.4 基于GM(1,1)模型的矿井涌水量模拟及预测50-51
  • 4.2.5 残差检验及建模结果分析51-52
  • 4.3 基于GM(1,2)模型的模拟及预测52-58
  • 4.3.1 灰色关联分析52-53
  • 4.3.2 数据的检验与处理53
  • 4.3.3 GM(1,2)模型的基本原理53-54
  • 4.3.4 模型的残差检验54
  • 4.3.5 基于GM(1,2)模型的矿井涌水量模拟及预测54-56
  • 4.3.6 残差检验及建模结果分析56-58
  • 5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4
  • 作者简历64-65
  • 学位论文数据集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有才,张秀成,顾志民;浅埋型矿井涌水量预测预报的灰色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2 苏萍;张双楼煤矿矿井涌水量预计及防治水建议[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年02期

3 朱雷;;矿井涌水量观测的几种简单方法[J];煤炭技术;2007年01期

4 钱学溥;;预测矿井涌水量的计算级别与精度评述[J];中国煤田地质;2007年05期

5 郭文雅;温继满;;谈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5期

6 杨永国;陈玉华;;矿井涌水量混沌特征与预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贺治强;李书文;郭好杰;郭振桥;;季节性降水和蓄水对矿井涌水量的影响[J];中州煤炭;2011年03期

8 陈建宏;施飞;郑海力;韩玉建;;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矿井涌水量预测[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年02期

9 刘德旺;;双柳煤矿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研究[J];地下水;2012年01期

10 史晓勇;李秀山;李向阳;张增斌;;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矿井涌水量预测[J];煤炭科技;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洋;李凯;王振荣;;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评述[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史丽萍;胡泳军;张国信;张晓;张世芳;苗长新;董海波;谢业良;朱永平;魏辉;陈丽兵;鹿献德;;矿井涌水量自动监测系统[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3 王皓;;基于灰色理论的西北浅埋型矿井涌水量预测[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4 李云峰;徐胜平;李忠凯;;Excel在海孜煤矿矿井涌水量估算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宝塔 孙国华;巧治活用矿井水[N];中国煤炭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珂;台格庙矿区顶板涌(突)水危险性评价与矿井涌水量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慧;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5年

2 李彬;新疆清河县顿巴斯套金矿矿井涌水量预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刘岳霖;湖北宜昌杉西矿段磷矿矿井涌水量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杨白驹;露天矿矿井涌水量动态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刘敏;基于时间序列的矿井涌水量模拟与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魏军;矿井涌水量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7 毛邦燕;复杂岩溶介质矿井涌水量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8 李顺;康城煤矿矿井涌水系统数值模拟[D];河北工程大学;2009年

9 刘永林;朝川矿深部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与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朱宏军;鸳鸯湖矿区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本文编号:599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599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2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