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覆岩涌水溃砂灾害模拟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采动覆岩涌水溃砂灾害模拟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采矿工程 采动覆岩 涌水溃砂 变形破坏、裂隙发育扩展、模拟试验
【摘要】:为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涌水溃砂灾害的演化特征,研制采动覆岩涌水溃砂灾害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由主体承载支架、试验舱、承压水仓、模拟采煤装置、储能罐、水压水量双控伺服系统和位移应力双控伺服系统组成,具有模拟空间大、可视度优、密封性好、加载方式多样、数据精度高等特点。以西部地区煤炭赋存地层为工程背景,利用研制的低强度非亲水相似材料对煤系地层进行模拟铺设,并对其进行模拟开采,较好地再现了覆岩涌水溃砂灾害孕育、发展及发生的全过程,获得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覆岩变形破坏、裂隙发育扩展、水砂通道形成及水砂突涌参数和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稳定可靠,研究方法及结果对进一步认识采煤工作面涌水溃砂灾害的形成机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采动覆岩 涌水溃砂 变形破坏、裂隙发育扩展、模拟试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361105,5127413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3718110001)~~
【分类号】:TD745
【正文快照】: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s.U1361105 and 51274132)and Specialized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Grant No.20133718110001)1引言厚度大、埋深浅、基岩薄、上覆厚松散砂层是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先杰;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特性浅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S1期
2 傅先杰;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及其地表沉降特征浅析[J];煤炭科技;2001年03期
3 石文球;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及其地表沉降特征浅析[J];煤炭技术;2005年08期
4 张华兴,张刚艳,许延春;覆岩破坏裂缝探测技术的新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09期
5 檀双英;康永华;刘治国;张玉军;张刚艳;;祁东煤矿综采覆岩破坏特征[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9期
6 葛英豪;肖建辉;刘文中;冯士安;;许疃煤矿8223工作面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研究[J];煤矿安全;2009年03期
7 王金安;纪洪广;张燕;;不整合地层下开采覆岩移动变异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08期
8 张玉军;;钻孔电视探测技术在煤层覆岩裂隙特征研究中的应用[J];煤矿开采;2011年03期
9 刘凯;;地面电磁法探测覆岩破坏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年02期
10 沈永炬;黄远;;不同间距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洪伟;许家林;朱卫兵;;覆岩移动的拱-梁组合结构模型的初步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孙如华;李文平;李小琴;;叠加开采顶板覆岩变形破坏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庆松;高延法;刘松玉;;覆岩结构破坏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杨逾;范学理;刘文生;赵德深;;覆岩离层注浆中注浆量的确定[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李培现;谭志祥;闫丽丽;邓喀中;;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数值模拟力学参数反演[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昆轮;张传玖;;宽沟煤矿覆岩活动及应力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刚;梁冰;;采场覆岩层渗流场形成机理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易德礼;康永华;赵开全;;祁东煤矿高水压裂隙岩体综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9 杨居友;;覆岩(离层)注浆工程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A];开滦矿区采矿技术与实践文集[C];2009年
10 耿养谋;;矿山开采覆岩应力拱演化规律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辉;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结构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金志远;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贾凯军;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吴士良;对采场矿山压力有明显影响的覆岩破坏运动演化规律[D];山东科技大学;2002年
5 马其华;长壁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及相关矿山压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6 汪华君;四面采空采场“θ”型覆岩多层空间结构运动及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7 尹增德;采动覆岩破坏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春意;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演化规律的预测理论及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9 常西坤;深部开采覆岩形变及地表移动特征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胡青峰;特厚煤层高效开采覆岩与地表移动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雷;深部采煤采动阶段覆岩运动规律及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韩佩博;三维采动应力条件下煤层覆岩及底板裂隙场演化规律与瓦斯运移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刘家云;深部仰斜开采工作面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王凯;厚黄土地区煤矿开采对上覆松散含水层影响的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新国;采场覆岩破坏规律预测及咨询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6 朱蕾;陕北煤层开采覆岩变形数值仿真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李磊;祁东煤矿高水压下原生纵向裂隙发育覆岩采动破坏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8 魏义强;大采深条件下采煤活动引起的覆岩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阔;双层混合开采条件下覆岩及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任强;采场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及敏感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1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62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