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式采空区下伏煤层开采动压灾害发生机理及其控制
本文关键词:房式采空区下伏煤层开采动压灾害发生机理及其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 动载矿压灾害 煤柱稳定性 承载结构稳定性 控制技术
【摘要】:针对神东矿区工作面推出上覆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期间发生的动载矿压灾害,利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分析等手段,对其致灾机理及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7种煤层间岩层结构形态,其中4种属于煤层间岩层未全部断裂的类型,3种属于煤层间岩层全部断裂的类型;将7种形态分解后又提出了3种简单结构,即“全部破断”结构、“未破断岩层”结构及“组合”结构,通过分析3种简单结构在冲击作用下的稳定性,得到了煤层间岩层结构受冲击作用时破坏情况判别方法;分析了顶板断裂对集中煤柱有效支承宽度的影响,并得到支承压力作用下的小煤柱稳定条件计算方法;针对基本顶提出了“单回转岩块”结构,并分析了煤层间岩层结构全部破坏后不同顶板结构下的支架载荷,合理地解释了推出集中煤柱期间发生动载矿压灾害的原因。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充填采空区及爆破集中煤柱措施,给出了爆破措施有效卸载程度,通过优选,在神东煤炭公司石圪台煤矿采取井下爆破集中煤柱措施,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 动载矿压灾害 煤柱稳定性 承载结构稳定性 控制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77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1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2.1 岩层控制理论研究现状9-10
- 1.2.2 采空区残留煤柱下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现状10-11
- 1.2.3 动载矿压灾害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现状11-12
- 1.2.4 问题的提出12-13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3-14
- 1.4 技术路线14-16
- 2 推出集中煤柱期间动载矿压特征研究16-22
- 2.1 工程概况16-17
- 2.2 动载矿压特征17-20
- 2.2.1 动载矿压显现特征17-18
- 2.2.2 覆岩运动特征18-20
- 2.2.3 动载矿压原因初步分析20
- 2.3 小结20-22
- 3 推出集中煤柱期间动载矿压灾害机理研究22-65
- 3.1 动载矿压机理的理论分析22-50
- 3.1.1 煤层间岩层结构形态及其在冲击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22-39
- 3.1.2 煤柱稳定性及煤柱失稳后煤层间岩层结构所受力学作用分析39-46
- 3.1.3 煤层间岩层结构全部破坏时支架载荷分析46-49
- 3.1.4 动载矿压灾害机理分析49-50
- 3.2 动载矿压机理的数值模拟分析50-60
- 3.2.1 3DEC基本原理50-52
- 3.2.2 模拟面临的主要问题52
- 3.2.3 模拟步骤52-56
- 3.2.4 模拟结果分析56-60
- 3.3 动载矿压机理的现场验证60-63
- 3.3.1 石圪台煤矿房式采空区煤柱稳定性分析60-61
- 3.3.2 石圪台煤矿煤层间岩层结构稳定性及支架载荷分析61-63
- 3.4 小结63-65
- 4 推出集中煤柱期间动载矿压灾害控制技术研究65-75
- 4.1 控制措施的提出65-66
- 4.2 控制措施技术要求分析66-69
- 4.2.1 充填采空区技术要求66
- 4.2.2 爆破集中煤柱技术要求66-69
- 4.3 控制措施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分析69-70
- 4.4 工程应用70-74
- 4.4.1 控制措施优选70-71
- 4.4.2 现场实施效果评价71-74
- 4.5 小结74-75
- 5 结论75-77
- 5.1 主要结论75-76
- 5.2 创新点76
- 5.3 展望76-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6
- 作者简介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冯现珍;;龙头锰矿试验采场‘楼板’岩层结构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中国锰业;1987年02期
2 吴联君;张凤岩;;新型巷道顶板岩层结构探测仪的研制和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7年01期
3 马顺海,马东彩,曾健勇;煤巷锚网巷道顶板岩性及岩层结构的确定[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2年03期
4 吴联君;张凤岩;;新型巷道顶板岩层结构探测仪的研制和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7年04期
5 姜福兴;;需控岩层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模糊推理[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6 贾明魁;;岩层组合劣化型冒顶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7期
7 张柏林;;TYGD10型岩层钻孔探测仪在五家沟矿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3年05期
8 刘正和;杨录胜;宋选民;赵阳升;冯增朝;杨栋;;巷旁深切缝对顶部岩层应力控制作用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前方;金山店铁矿老周的“金点子”价值130万元[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增夫;煤矿重大事故预测和控制的岩层动力信息基础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湛康;近水平岩层隧道塌方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姜秉秉;顺层岩质斜坡多级溃屈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付兴玉;房式采空区下伏煤层开采动压灾害发生机理及其控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6年
4 段江涛;黑色岩层风化破坏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29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629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