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条件下好氧型微生物降解煤吸附甲烷实验
本文关键词:低氧条件下好氧型微生物降解煤吸附甲烷实验
【摘要】:为了研究好氧型微生物对低氧气浓度环境条件下煤吸附甲烷的降解效能,培养、分离、初步鉴定了高效降解甲烷的好氧型甲烷氧化菌。并在高压容量法瓦斯吸附-解吸装置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低氧环境下甲烷降解实验分析系统,研究了氧气浓度为0%、5%和15%三种条件下甲烷氧化菌的降解效能,通过对实验前后甲烷减少量,二氧化碳增加量,氧气减少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氧气浓度(0%~15%)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升高及降解时间的持续,甲烷的减少量可达130.5 cm~3,二氧化碳的增加量最高可达25.7 cm~3,同时最多消耗69.0 cm~3氧气;在无氧条件下,好氧型甲烷氧化菌的生理活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最高仍然可以降解11.9 cm~3的甲烷,生成二氧化碳3.5 cm~3。
【作者单位】: 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 好氧型 低氧环境 降解效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4094)
【分类号】:TD712
【正文快照】: 数字出版日期:2016-03-300引言煤层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主要致灾气体,它不仅作为一种窒息性气体严重污染井下作业环境,而且还是导致瓦斯异常涌出和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动力源。随着通过加强通风、加强瓦斯抽放及综合通风与瓦斯抽放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向深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利用甲烷氧化细菌生产甲烷氧化菌素的方法[J];化工科技市场;2009年10期
2 王维奇;鄂焱;廖稷;姚顺;;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研究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9期
3 林治田;;甲烷氧化偶联的新催化剂[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2年06期
4 刘颖,闵航,陈美慈,程克明;甲烷氧化菌分离物的分离及其特性[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辑);2000年11期
5 贾仲君,蔡祖聪;稻田甲烷氧化与铵氧化关系研究进展[J];农村生态环境;2003年04期
6 崔俊儒,辛嘉英,牛建中,夏春谷,李树本;甲烷氧化细菌催化二氧化碳生物合成甲醇的研究[J];分子催化;2004年03期
7 何品晶;瞿贤;杨琦;邵立明;高志文;;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甲烷氧化行为实验室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8 王云龙;郝永俊;吴伟祥;陈英旭;;填埋覆土甲烷氧化微生物及甲烷氧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9 马静;徐华;蔡祖聪;;稻田甲烷氧化研究方法进展[J];土壤;2007年02期
10 何品晶;瞿贤;杨琦;邵立明;;土壤因素对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甲烷氧化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赵春贵;;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酶代谢甲烷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邢新会;罗明芳;吴昊;王磊;;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结构和功能解析[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3 侯玉慧;常刚;翁维正;夏文生;万惠霖;;卤氧化镧应用于甲烷氧化偶联:纳米与常规尺度比较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郑中华;;甲烷氧化细菌的冷冻蚀刻电镜观察[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5 邢志林;高艳辉;赵天涛;;甲烷氧化菌群共代谢降解TCE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十一章)[C];2014年
6 吴昊;邢新会;缑仲轩;;高密度培养甲烷氧化菌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7 王申亮;范杰;;基于喷墨打印对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筛选[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2分会:催化化学[C];2014年
8 孙思;季生福;王开;丁大为;李成岳;;甲烷氧化偶联金属基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9 潘登;季生福;王开;唐晶晶;;双层床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工艺研究[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郑勇;刘新展;张丽梅;贺纪正;;添加不同营养元素对水稻土甲烷氧化菌氧化CH_4能力的影响[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壣,
本文编号:683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68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