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负压下构造煤加卸载过程瓦斯渗透率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18:02

  本文关键词:负压下构造煤加卸载过程瓦斯渗透率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构造原煤试件 渗透性 抽采负压 加卸载


【摘要】:为了研究在抽采负压作用下、三轴加卸载过程中原煤体试件瓦斯渗透率变化特征,在三轴渗流实验仪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负压可控的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围压、轴压及进气口瓦斯压力条件下,随着加载负压的增大,煤体瓦斯渗透率随之增大,然而最终趋于一定值;在围压、抽采负压及进气口瓦斯压力保持恒定条件下瓦斯渗透率随着加载轴压的增大而增大,达到峰值后则随着轴压的增大而减小;轴压卸载到零过程中瓦斯渗透率逐渐增大,然而难以恢复到初始渗透率,可能与煤体的塑性变形有关;高应力作用下,提高进出气口压差对提高瓦斯渗透率影响甚微。
【作者单位】: 大同煤矿集团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构造原煤试件 渗透性 抽采负压 加卸载
【分类号】:TD712
【正文快照】: 通过瓦斯抽采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是减小甚至消除瓦斯潜在威胁的有效技术措施,然而由于我国95%以上的煤层均属于低渗透性煤层,透气性系数仅有10-3~10-4m D,煤层瓦斯渗透率非常低[1,2]。煤层的低瓦斯渗透性是制约煤矿安全生产及煤层气开采利用的首要因素[3]。科研工作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宇;韦重韬;邹明俊;;煤储层渗透率变化新模型及控制因素研究[J];煤炭工程;2015年02期

2 薛东杰;周宏伟;唐咸力;赵宇峰;;采动煤岩体瓦斯渗透率分布规律与演化过程[J];煤炭学报;2013年06期

3 李全贵;翟成;林柏泉;张萌博;李贤忠;倪冠华;;低透气性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应用[J];煤炭工程;2012年01期

4 王广荣;薛东杰;郜海莲;周宏伟;;煤岩全应力-应变过程中渗透特性的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01期

5 许江;张丹丹;彭守建;聂闻;王雷;陈宇龙;;三轴应力条件下温度对原煤渗流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6 孙维吉;梁冰;李辉;白云鹏;盖迪;;吸附和长时间荷载作用煤渗透规律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尹光志;蒋长宝;王维忠;黄启翔;司焕儒;;不同卸围压速度对含瓦斯煤岩力学和瓦斯渗流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8 李祥春;聂百胜;刘芳彬;周春山;;三轴应力作用下煤体渗流规律实验[J];天然气工业;2010年06期

9 曹树刚;郭平;李勇;白燕杰;刘延保;徐建;;瓦斯压力对原煤渗透特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0年04期

10 隆清明;赵旭生;牟景珊;;孔隙气压对煤层气体渗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义;;负压下构造煤加卸载过程瓦斯渗透率变化研究[J];煤炭工程;2016年09期

2 臧贻州;;煤岩变形力学特性及其对渗透性的控制[J];城市地理;2016年16期

3 许小凯;陈亮;张玉贵;;煤岩渗透率稳态法测试实验中两个问题的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8期

4 杨洪兴;杨天全;;煤岩层理效应对甲烷吸附-解吸影响的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6年08期

5 曹偈;戴林超;王波;;煤储层渗透率气体压力敏感性的影响因素探讨[J];煤矿安全;2016年08期

6 孙光中;郭兵兵;王公忠;张瑞林;;瓦斯压力对两种煤样渗流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煤炭工程;2016年08期

7 孙光中;田坤云;张瑞林;;含瓦斯构造煤卸围压作用渗透性变化特征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年07期

8 郭平;;滑脱效应和基质变形对低渗透煤体渗流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6年07期

9 赵洪宝;李伟;胡桂林;;煤层渗透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煤矿安全;2016年07期

10 Zhang Chunhui;Yue Hongliang;Zhao Quansheng;Wang Laigui;;Numerical modeling of permeability evolution based on degradation approach during progressive failure of brittle roc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光志;李铭辉;李文璞;蒋长宝;曹偈;张千贵;;瓦斯压力对卸荷原煤力学及渗透特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2年09期

2 高峰;许爱斌;周福宝;;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煤岩损伤与瓦斯渗透性的变化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12期

3 陈金刚;徐平;赖永星;杜云海;;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效应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8期

4 谢和平;周宏伟;刘建锋;高峰;张茹;薛东杰;张勇;;不同开采条件下采动力学行为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07期

5 蒋长宝;尹光志;黄启翔;司焕儒;;含瓦斯煤岩卸围压变形特征及瓦斯渗流试验[J];煤炭学报;2011年05期

6 刘三钧;林柏泉;高杰;郝志勇;李全贵;孟杰;;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岩裂隙变形相似模拟[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7 张东明;胡千庭;袁地镜;;成型煤样瓦斯渗流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02期

8 林柏泉;孟凡伟;张海宾;;基于区域瓦斯治理的钻割抽一体化技术及应用[J];煤炭学报;2011年01期

9 赵阳升;万志军;张渊;张宁;冯子军;董付科;武晋文;曲方;;岩石热破裂与渗透性相关规律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10 胡耀青;赵阳升;杨栋;康志勤;;温度对褐煤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传亮;;地面渗透率与地下渗透率的关系[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5期

2 李志强;鲜学福;;煤体渗透率随温度和应力变化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3 李宏艳;齐庆新;梁冰;彭永伟;邓志刚;李春睿;;煤岩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多尺度效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4 马强;;Uniaxial-strain条件下渗透率变化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刘浩;蔡记华;肖长波;王济君;陈宇;;热处理提高煤岩渗透率的机理[J];石油钻采工艺;2012年04期

6 郭红强;冯增朝;刘志祥;王彦琪;;煤体应变对渗透率的影响分析[J];煤矿安全;2013年04期

7 谢国安;上流压力对测定岩样渗透率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5年03期

8 陈佩珍,徐丽萍,何宗斌,刘传海;渗透率逐点解释深度序列模型及其释解系统[J];测井技术;1988年04期

9 Manmath N.Panda;关振良;谢丛姣;;用粒度分布参数计算单相渗透率[J];地质科学译丛;1995年03期

10 问晓勇;伊向艺;卢渊;管保山;梁莉;刘萍;;不同压裂液对煤岩渗透率伤害实验评价初探[J];石油化工应用;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斌;;利用流动单元计算高含水油田渗透率[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高红梅;兰永伟;赵继涛;于秀娟;马强;;温度和应力耦合条件下岩石渗透规律实验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馥励;马俊;阎守国;王克协;;利用井孔偶极弯曲波求取VTI孔隙介质渗透率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克协;马俊;伍先运;张碧星;;利用偶极声测井中弯曲模反演渗透率的方法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汪洋;姜瑞忠;何伟;邢永超;;气体在页岩储层中的渗流状态及渗透率表征方法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B水动力学基础[C];2014年

6 尹太举;张昌民;;濮53块在开发过程中的储层动态变化[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乐;含随机裂纹网络孔隙材料的渗透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董抒华;纤维预制件渗透率的预测及其浸润过程有限元模拟[D];山东大学;2014年

3 郑贵强;不同煤阶煤的吸附、扩散及渗流特征实验和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潘荣锟;载荷煤体渗透率演化特性及在卸压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马强;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会杰;深部裂隙煤岩渗流性质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王启立;石墨多孔介质成孔逾渗机理及渗透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贺玉龙;三场耦合作用相关试验及耦合强度量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煤层中一氧化碳的渗透规律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于跃;注浆加固煤体力学性质与渗透率试验研究[D];黑龙江科技大学;2015年

3 贝雷;复合肥体系氮磷钾养分透膜性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钟张起;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规律及技术经济界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柳朝阳;杏子川油田杏2005井区注水优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邓博知;流固耦合下温度对原煤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黄巍;电能质量约束下主动配电网光伏最大渗透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吴曼;超低渗透率测量系统的测试标定及初步实验结果[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9 高浩锋;砂岩、泥质岩和煤岩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梁浩楠;应力/时间相关裂隙渗透率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84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684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9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