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考虑防灾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灾损率曲线构建——以里下河地区的李中镇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20 09:23

  本文关键词:考虑防灾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灾损率曲线构建——以里下河地区的李中镇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洪涝灾害 防灾减灾能力 灾损率曲线 里下河地区 中国


【摘要】:作为恢复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承灾体的防灾减灾能力是评估灾害经济损失的重要参考因素。根据在里下河地区李中镇调研所得数据,绘制初始灾损率散点图,构建了初始灾损率曲线;然后考虑防灾减灾能力因素,绘制实际的灾损率散点图和拟合曲线。结果显示: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和农业区五类承灾体财产的淹没水深与灾损率均存在乘幂函数关系。2考虑防灾减灾能力因素后,洪涝灾害对不同承灾体的经济损失有所减少。住宅区财产在淹没水深3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34%,工业区在2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17%,商业区在3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24%,公共设施部门在2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11%。防灾减灾能力因素对住宅区洪涝灾害经济损失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作为有关灾损率曲线研究的有益补充,结果可为类似地区城镇的防灾减灾决策及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洪涝灾害 防灾减灾能力 灾损率曲线 里下河地区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131,91546117,41501555)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506051)~~
【分类号】:X43
【正文快照】: 1引言Engineers(1985)等。有的中国学者采用地方统计年鉴,结合中国的国情,修正和引用了其他国家和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区成熟的脆弱性曲线。如石勇(2010)、尹占娥等增大。同时,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而城镇管网的(2010)、刘耀龙等(2011)、董姝娜等(20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正伟;许有鹏;徐金涛;;江苏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演变趋势与成灾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6期

2 石勇;许世远;石纯;孙阿丽;赵庆良;;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瑞松;刘敏;张丽佳;陆敏;王静静;牛海燕;许世远;;基于情景模拟的上海中心城区建筑暴雨内涝暴露性评价[J];地理科学;2011年02期

2 叶正伟;吴威;;庐山旅游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10期

3 叶正伟;许有鹏;潘光波;;江淮平原水网区汛期雨量与洪涝水位关系——以江苏里下河腹部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6期

4 唐兵;安瓦尔·买买提明;;1949-1990年塔里木盆地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12期

5 叶正伟;;近60年洪泽湖流域汛期降水特征及其与EASM关系[J];地理科学;2012年11期

6 蒙吉军;杨倩;;灾害链孕源断链减灾国内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6期

7 孙燕;朱伟军;;江苏省梅汛期暴雨特征及其对长江下游水位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3年02期

8 江培龙;方凤满;;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苏飞;陈媛;张平宇;;基于集对分析的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以舟山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3年05期

10 叶正伟;许有鹏;潘光波;;江淮下游汛期降水与ENSO冷暖事件的关系——以里下河腹部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欣梁;温家洪;;旅游景区自然灾害脆弱及影响因素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叶正伟;江淮下游典型平原水网地区水循环变异的洪涝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谭丽荣;中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综合脆弱性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谭朝阳;化工园区脆弱性综合评估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4 徐文平;基于IIM的关联基础设施系统的脆弱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袁勇;干旱情景下湿地生态水文演变及综合应对[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张振国;城市社区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7 肖禾;不同尺度乡村生态景观评价与规划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刘洋;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珍;西藏地区自然灾害系统脆弱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玉翠;资本约束下的洪涝灾害的经济评估模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3 姚珍珍;暴雨灾害风险评价及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张珍华;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洛阳县域暴雨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D];河南大学;2013年

5 纪朝荣;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赵常斌;基于GIS技术的沿淮典型洼地涝灾成因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王倩;环渤海地区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及分异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江娟;中国铁路网的网络特性及脆弱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邹新华;不同尺度洪灾风险评估的对比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年

10 塔依尔江·吐尔浑;城市化背景下的喀什地区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勇;许世远;石纯;孙阿丽;王军;;洪水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2 吴小根,王爱军;人类活动对苏北潮滩发育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5年05期

3 袁雯;杨凯;吴建平;;城市化进程中平原河网地区河流结构特征及其分类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2007年03期

4 张可远;欧向军;沈正平;;江苏省主要经济带产业转换与空间相互作用研究[J];地理科学;2007年05期

5 俞肇元;袁林旺;谢志仁;;江苏沿海海面的多尺度波动过程和趋势预测[J];地理科学;2008年01期

6 杨素英;孙凤华;马建中;;增暖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2008年02期

7 汪小钦;王钦敏;励惠国;刘高焕;;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微地貌区域分异[J];地理科学;2008年04期

8 李子君;李秀彬;;近45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8年06期

9 仇方道;朱传耿;佟连军;杨如树;;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10 张丽娟;李文亮;张冬有;;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J];地理科学;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宁;;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中国减灾;2007年09期

2 张辉;燕雨生;;我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J];防灾博览;2009年02期

3 陈郁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宁夏综合减灾能力[J];宁夏科技;2002年06期

4 徐娜;;回良玉副总理在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座谈会上强调:加强综合减灾能力 提高公众减灾意识[J];中国减灾;2006年11期

5 回良玉;;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扎实做好各项防灾抗灾救灾工作[J];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02期

6 李立国;;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J];中国减灾;2007年11期

7 刘学;;建立长效机制 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农垦绥化分局2007年抗旱工作反思[J];水利天地;2007年11期

8 ;林业减灾能力建设亟待加强[J];林业劳动安全;2007年04期

9 李学举;;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J];中国减灾;2008年11期

10 史培军;;创新制度提高综合减灾能力[J];w,

本文编号:705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705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8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