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量与氧化自燃带分布关系
本文关键词: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量与氧化自燃带分布关系
【摘要】:为了防止柳塔煤矿12201综放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发生采空区遗煤自燃,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注氮量条件下采空区氧化自燃带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氮量的增大,氧化自燃带的起始位置沿着工作面方向移动,但整体受注氮量的影响不大,氧化自燃带的终止位置受注氮影响较大,明显向工作面方向移动,导致氧化自燃带的宽度逐渐减小;注氮量与氧化自燃带宽度近似满足幂指数关系,经计算得出最佳注氮量为860 m3/h,此时的氧化自燃带宽度为55 m。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采空区 氧化自燃带 氧浓度 注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3612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YC04)
【分类号】:TD752.2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马东,秦波涛.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量与氧化自燃带分布关系[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4):78-82.Ma Dong,Qin Botao.Relationship between oxidize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zone and nitrogen injection quantity in goaf of fully-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mining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羿其德;龙固煤矿煤炭低温氧化自燃指标气体试验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年06期
2 周健;邓存宝;魏徐忠;;同安煤矿4101综放工作面煤氧化自燃的标志性气体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4年08期
3 裴晓东,张人伟,李莉,王亮;程序升温条件下不同煤种的氧化自燃特性试验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5年04期
4 李莉;张人伟;裴晓东;王亮;;不同煤种的氧化自燃指标气体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5期
5 许波波;张人伟;杜高举;闫明仁;;煤层氧化自燃指标气体分析[J];煤矿安全;2009年02期
6 李尚国;陆伟;梁林秀;;采空区氧化自燃带宽度与工作面推进速度关系的数值模拟[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5期
7 邓军;刘文永;翟小伟;文虎;;水分对孟巴矿煤氧化自燃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1年11期
8 王春耀;采空区煤氧化自燃危险区域分析[J];煤矿安全;2002年02期
9 李莉;张人伟;裴晓东;王亮;;张双楼煤矿煤炭氧化自燃实验与分析[J];煤矿安全;2006年02期
10 石建丽;张人伟;毕言峰;;七五煤矿煤层氧化自燃指标气体的选择[J];煤矿安全;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幼孙;;关于预防高温硫化矿床矿石氧化自燃的措施[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妮;煤氧化自燃微观特征及其宏观表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邓存宝;煤的自燃机理及自燃危险性指数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3 单亚飞;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氧化自燃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4 王金力;神东矿区开采煤层自燃及预防基础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5 刘仲田;煤对氧分子的吸附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雪峰;煤氧化自燃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2 王凯;陕北侏罗纪煤氧化自燃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秀慧;不同煤种氧化自燃热重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4 李士戎;二氧化碳抑制煤炭氧化自燃性能的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丽敏;煤氧化自燃过程吸附氧气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6 林立峰;采空区遗煤氧化自燃规律的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0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71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