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膏体充填开采防止高承压底板水突出研究
本文关键词:似膏体充填开采防止高承压底板水突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承压底板水 似膏体充填开采 底板破坏深度 “下四带”理论 底板突水
【摘要】:以曹庄煤矿81006工作面为试验研究对象,开展了以防止高承压底板水突出为目的的似膏体充填开采系统及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探测研究。研制了以胶固料、矸石粉、粉煤灰为原料的充填材料,构建了地面及井下2部分充填系统,实现了物料的添加、搅拌、输送的自动控制。采用钻孔双端封堵测漏装置,对似膏体充填开采工作面(81006工作面)和顶板垮落法开采工作面(8812工作面)的底板破坏深度进行了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在似膏体充填开采条件下,矿山压力对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显著减小。基于"下四带"理论,分析了似膏体充填开采条件下矿山压力对底板破坏深度减少的机理,证明了似膏体充填开采是防止高承压底板水突出的有效措施。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系;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 高承压底板水 似膏体充填开采 底板破坏深度 “下四带”理论 底板突水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24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3371811000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5DM013)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项目
【分类号】:TD823.7;TD745
【正文快照】: 肥城矿区受奥灰岩溶水水害威胁十分严重,全矿区有65%的可采储量受到底板奥灰突水威胁。自上世纪60年代煤田开采以来,共发生283次矿井突水事故,其中98%是属于底板突水。突水量大于1 000 m3/h的突水有7次,曾造成6对矿井被淹。1993年1月5日,国家庄煤矿-210 m水平北大巷发生的底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林刚;刘卓然;;充填开采充填率与地表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9期
2 叶义成;施耀斌;王其虎;刘艳章;姚囝;鲁方;;缓倾斜多层矿床充填法开采围岩变形及回采顺序试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3 谢承煜;罗周全;贾楠;杨彪;程贵海;;缓斜极厚矿体开采安全切顶厚度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4 施龙青,韩进;开采煤层底板“四带”划分理论与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明;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覆岩控制机理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王磊;固体密实充填开采岩层移动机理及变形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梅;施龙青;于小鸽;高卫富;石永奎;;似膏体充填开采防止高承压底板水突出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2 赵庆彪;蒋勤明;高春芳;;邯邢矿区深部煤层底板突水机理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3期
3 岳哲;叶义成;王其虎;姚囝;施耀斌;;低强度相似材料性能指标双因素方差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6年02期
4 边凯;杨志斌;;煤层底板承压水导升带影响因素正交模拟试验[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年01期
5 王婷玉;罗周全;齐飞祥;秦亚光;彭东;;大直径深孔爆破采场破顶层安全厚度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6年01期
6 崔凯;;基于粗糙集与BP神经网络的底板破坏深度预测[J];山东国土资源;2016年01期
7 王子成;魏久传;谢道雷;;石槽村井田2-2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综合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5年12期
8 李振峰;;煤层覆岩破坏特征对承压水上安全开采的影响[J];煤矿安全;2015年11期
9 常英俊;;汾源煤业主要充水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5年11期
10 李江华;许延春;谢小锋;姚依林;高玉兵;;采高对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5年S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凯军;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周楠;固体充填防治坚硬顶板动力灾害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3 郭俊廷;建(构)筑物下“采—充—留”耦合开采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4 杨绿刚;深部大采高充填开采沿空留巷矿压规律及协同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相纯;陈玉明;和艳娥;;岩土工程中数值方法的应用现状及思考[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4年02期
2 崔耀;庞继禄;张东;;煤矿泵送膏体和似膏体充填系统优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7期
3 张新国;李秀山;张保良;江兴元;江宁;;壁后充填膏体监测技术与性能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谢承煜;罗周全;贾楠;杨彪;程贵海;;缓斜极厚矿体开采安全切顶厚度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5 田坤云;孙文标;魏二剑;;上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马春艳;张予东;马玉宽;;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可视化仿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7 宋卫东;赵树果;徐文彬;宋焕虎;;液压支护长壁法开采缓倾斜薄铁矿体围岩变形与破坏规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8 王家臣;杨胜利;杨宝贵;汪昕;;长壁矸石充填开采上覆岩层移动特征模拟实验[J];煤炭学报;2012年08期
9 ;Deform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jointed rock masse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年02期
10 罗周全;管佳林;冯富康;徐海;;盘区隔离矿柱采场结构参数数值优化[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春东;超高水材料长壁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2 阎跃观;DInSAR监测地表沉陷数据处理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冯光明;超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查剑锋;矸石充填开采沉陷控制基础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5 伊茂森;神东矿区浅埋煤层关键层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李兴尚;建筑物下条带开采冒落区注浆充填减沉技术的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7 张吉雄;矸石直接充填综采岩层移动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8 刘书贤;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模拟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再波;;煤矿绿色充填开采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J];山西建筑;2010年10期
2 吴吟;;中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成效与发展方向[J];中国煤炭;2012年06期
3 李杰峰;;论充填开采技术在煤矿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4期
4 杨厚坤;;中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成效与发展方向[J];科技风;2013年15期
5 ;新矿成立充填开采国家实验室[J];中国矿山工程;2014年01期
6 李兴尚;许家林;朱卫兵;赖文奇;;从采充均衡论煤矿部分充填开采模式的选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闫少宏;张华兴;;我国目前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现状[J];煤矿开采;2008年03期
8 李青锋;王戈;朱川曲;;长壁工作面充填开采的充填比与充填效应分析[J];矿业工程研究;2009年02期
9 李建民;;充填开采与煤矿安全的关系[J];山东煤炭科技;2010年01期
10 代建四;;煤矿充填开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岩;徐永梅;张倬峰;王奉斌;;充填开采等效厚度与充填率研究[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王家臣;杨胜利;;固体充填开采支架与围岩关系研究[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3 郭海伟;张万里;崔永亮;;固体充填开采技术初探[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文宜;邵东海;孟德鹏;;厚煤层充填开采技术可行性分析[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常山;;绿色充填开采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6 许刚;;石家庄瑞丰煤业有限公司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方法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7 高文亭;尹保亭;许刚;;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方法的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尚立平;;推广充填开采技术 深化绿色矿山建设——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充填开采技术探索与实践[A];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论文集[C];2012年
9 尹保亭;许刚;;应用充填开采技术建设绿色矿山[A];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论文集[C];2012年
10 胡炳南;祝琨;;“三下”压煤充填开采技术与设计探讨[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平;立法推行煤矿充填开采[N];中国矿业报;2011年
2 记者 瞿剑;我国将推广应用煤矿充填开采技术[N];科技日报;2012年
3 记者 宋阳;对煤矿充填开采要加强政策扶持[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武晓娟;能源局推广煤炭充填开采技术[N];中国能源报;2012年
5 本报通讯员 张崇厚 刘侯义 庞锁平;充填开采,煤炭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N];榆林日报;2012年
6 记者 高文静 刘飞 通讯员 孙先铭;山东充填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N];中国煤炭报;2013年
7 通讯员 薛喜忠 蔡清志 记者 常素莉;邯矿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国际领先[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丽;推行充填开采 改善矿区生态[N];中国煤炭报;2011年
9 记者贺占田;西北煤矿充填开采添新范例[N];中国煤炭报;2011年
10 通讯员 任润山 薛喜忠 王亚强 记者 李仁堂;邯矿超高水充填开采开始规模应用[N];中国煤炭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跃进;难采资源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开采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2 孙春东;超高水材料长壁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冯光明;超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孙琦;膏体充填开采胶结体的强度和蠕变特性研究及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5 张明;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覆岩控制机理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张德辉;煤矸石充填开采和覆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兆威;中厚煤层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围岩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王之东;开滦荆各庄矿广场煤柱充填开采技术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长垒;基于充填开采的煤矿塌陷区坡地水土流失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4 韦钊;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5 崔锋;榆卜界矿房式充填开采的理论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6 赵松;彩屯煤矿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充填开采控制覆岩沉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7 李杰;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留巷围岩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李海滨;级索煤矿村下压煤充填开采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曹秋华;曹庄煤矿充填开采下承压水底板的破坏模型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10 彭科翔;固体充填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83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78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