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港区深水航道船舶编队进港通航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14:31
本文关键词:岚山港区深水航道船舶编队进港通航安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型船舶 跟驰理论 安全间距 数学模型 编队进港
【摘要】:随着航运发展及港口生产的需求,船舶大型化趋势愈加明显,同一深水航道内利用一个高潮水位接靠一艘大型船舶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港口的生产需求。大型船舶编队乘潮进港是满足船舶大型化发展、提高港口运转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船舶能否编队乘潮进港受船舶安全间距、潮高潮时、港口航道条件及应急要求等因素制约。日照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已由初期单一的能源输出港发展成为综合性港口,正在向专业化、多功能、现代化大港迈进。随着腹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日照港现有两个港区:分别为石臼港区、岚山港区。目前,岚山港区中作业区相继有多个大型深水码头投入营运,包括实华公司2个30万吨级大型开敞式原油泊位,岚桥港一个15万吨级矿石泊位和一个即将投产的30万吨级矿石泊位。由于进出上述大型泊位的船舶均共用岚山港区中作业区深水航道,码头建成后,受航道长度、水深及潮流等条件限制,目前一个高潮期间仅能靠泊一艘满载大型船舶,造成大型深水码头利用率不高。因此,开展大型船舶编队进港研究十分必要.这对提高航道通过能力,保障船舶通航安全,改善港口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实地港口现场调研,对影响大型船舶编队进港的因素进行分析。文章重点以岚山港区两艘大型船舶编队进出中作业区深水航道为例,基于传统的跟驰模型,分析前后船安全间距;结合岚山港区通航环境通过数学计算分析确定船舶编队进港可行性判断数学模型。研究结果可为海事、引航、港口安全管理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大型船舶 跟驰理论 安全间距 数学模型 编队进港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9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1.2.1 船舶编队进港研究现状10-12
- 1.2.2 跟驰理论研究方面12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2-14
- 1.4 技术路线14-15
- 第2章 岚山港区通航环境分析15-42
- 2.1 自然环境分析15-22
- 2.1.1 气象15
- 2.1.2 水文15-22
- 2.2 港口环境分析22-24
- 2.2.1 港口现状22
- 2.2.2 航道现状22-23
- 2.2.3 锚地现状23-24
- 2.3 交通环境分析24-39
- 2.3.1 交通流统计分析24-34
- 2.3.2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34-39
- 2.4 安全保障系统分析39-42
- 2.4.1 交管系统39-40
- 2.4.2 引航系统40-41
- 2.4.3 航标系统41
- 2.4.4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41-42
- 第3章 船舶编队进港安全间距数学模型42-56
- 3.1 船舶领域理论42-44
- 3.2 船舶跟驰理论44-47
- 3.3 船舶进出港安全间距数学模型47-56
- 3.3.1 基于安全时距的安全间距模型48-49
- 3.3.2 基于船长倍数的安全间距模型49
- 3.3.3 基于跟驰模型的安全间距模型49-56
- 第4章 船舶编队进港通航安全要素计算56-67
- 4.1 船舶进港安全间距分析56-57
- 4.2 船舶进港船速分析57-63
- 4.2.1 确定航道限制船速应考虑的因素57-59
- 4.2.2 航道限制船速的计算方法59-63
- 4.3 船舶进港乘潮分析63-64
- 4.4 船舶进港最大吃水64-66
- 4.5 本章小结66-67
- 第5章 船舶编队进港通航能力验证及风险控制67-79
- 5.1 基于排队论通航能力验证67-73
- 5.1.1 航道通过能力的定义67-68
- 5.1.2 航道饱和度的定义和评价指标68-69
- 5.1.3 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计算模型69-71
- 5.1.4 岚山港区中作业区深水航道通过能力验证71-73
- 5.2 船舶编队进港风险控制73-79
- 5.2.1 船舶编队进港原则73
- 5.2.2 船舶编队进港通航作业限制条件73-74
- 5.2.3 应急避让乘潮水位需求74-77
- 5.2.4 安全保障措施77-78
- 5.2.5 船舶编队进港应急预案78-79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9-81
- 6.1 结论79-80
- 6.2 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4
- 致谢84-85
- 作者简介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廖惠红;李丹;王昊;蒋璇;;跟驰模型中反应延迟时间项作用机制的数值模拟[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2期
2 徐国裕;刘人杰;吴兆麟;;单向水道船舶进出港排序权重分析[J];中国航海;2008年04期
3 钱鸿,贾复,杨i,
本文编号:803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80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