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首采面覆岩“两带”高度及矿井涌水规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4:19

  本文关键词:首采面覆岩“两带”高度及矿井涌水规律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冒落带 导水裂隙带 降雨量 防水煤岩柱


【摘要】:为了研究矿井涌水规律,为以后工作面开采时矿井防治水提供参考依据,米箩矿在首采面开采时,进行了矿井涌水规律实测。采用经验公式法、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法,合理确定了防水安全煤岩柱尺寸,目前首采面已回采结束,未发生透水事故。通过矿井涌水量实测,分析了矿井涌水量与降雨量、开采面积、顺槽排水量的关系,总结了矿井涌水量与降雨量、开采面积、顺槽排水量的规律。
【作者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永贵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田煤矿;贵州水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米箩煤矿;
【关键词】冒落带 导水裂隙带 降雨量 防水煤岩柱
【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12]84号) 贵州省科技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黔科合LH[2015]7604号) 贵州省教育厅“125”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黔教合重大专项字[2012]017号) 贵州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黔教合KY字[2012]027号) 贵州省采矿工程特色重点学科(黔学位办[2015]26号)
【分类号】:TD742
【正文快照】: 1工作面概况110302工作面位于朱箩矿一采区3条下山东翼,回采过程中由于1#煤层与3#煤层层间距逐渐减小,工作面回采1#煤层和3#煤层,煤层出露地表。工作面回风顺槽标高在+1 105.0~+1 125.4 m,运输顺槽标高在+1 058.4~+1 076.2 m,地面标高在+1 150.0~+1 375.0 m,工作面有一落差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贺桂成;肖富国;张志军;丁德馨;;康家湾矿含水层下采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2 杨本水,孔一繁,余庆业;风氧化带内煤层安全开采的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杨本水,段文进;风氧化带内煤层安全开采关键技术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3年06期

4 张宇驰,何廷峻,杨本水;风氧化带内煤层开采覆岩移动破坏规律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占文锋;王强;;回采工作面内煤层风氧化带综合探测技术[J];山西煤炭;2016年05期

2 艾德春;杨炳滔;张道旭;;首采面覆岩“两带”高度及矿井涌水规律的研究[J];煤炭技术;2016年10期

3 孙宇宙;;大采高膏体充填工作面回采初期涌水预测[J];煤炭与化工;2016年07期

4 刘s,

本文编号:807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807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