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数学的姚桥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数学的姚桥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矿井通风系统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摘要】:近年来,频发的事故严重制约了煤矿生产,给国家与个人带来了生命与财产损失。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煤矿事故都与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矿井通风是创造矿井正常生产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基础,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从通风系统合理性的角度预防事故的发生,论文研究应用了模糊数学的通风系统评价方法,建立了通风设施装备因素、矿井灾害、安全管理、通风环境、危险源。五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定量方法,并对评价等级进行量化。通过构建评价数学模型,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对姚桥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水平进行了全面科学评价,最后得出了矿井安全级别。确保了矿井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为预防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科学指导。实际应用表明:采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可以将定性指标定量化,客观、合理的处理评价信息的不确定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可靠、科学有效,以便更好地运用于煤矿企业的实际安全生产中,对安全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D724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国内研究概况11-12
- 1.2.2 国外研究概况12-13
- 1.2.3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3-14
- 1.2.4 本文主要技术路线14-16
- 2. 基本理论和方法概述16-22
- 2.1 模糊评价指标建立16-18
- 2.2 隶属函数的选取18
- 2.3 模糊综合评价18-20
- 2.4 通风系统风路有效度评价20-21
- 2.5 本章小结21-22
- 3. 模糊综合评价22-41
- 3.1 矿井通风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的可行性22-23
- 3.2 矿井通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23-25
- 3.3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25-26
- 3.4 通风设施装备因素26-33
- 3.4.1 主要通风机运转性能A26-27
- 3.4.2 通风设施布置的合理性27-28
- 3.4.3 矿井风量供需比28-29
- 3.4.4 防救灾设施的完善程度29
- 3.4.5 通风设施合格率29-30
- 3.4.6 防灾设施合格率30-31
- 3.4.7 矿井安全监控31-33
- 3.5 矿井灾害33-35
- 3.5.1 自然发火期33
- 3.5.2 瓦斯涌出33-34
- 3.5.3 瓦斯爆炸指数34-35
- 3.6 通风环境35-38
- 3.6.1 用风地点温度合格率35-36
- 3.6.2 防尘控制36
- 3.6.3 网络结构合理性36-38
- 3.7 通风系统安全管理38
- 3.8 矿井灾害因素38-41
- 3.8.1 万吨瓦斯超限次数38-39
- 3.8.2 万吨瓦斯积聚次数39
- 3.8.3 万吨突出强度39-40
- 3.8.4 万吨瓦斯积聚次数40-41
- 4.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权值确定41-45
- 5. 姚桥煤矿实例应用45-57
- 5.1 矿井简介45-46
- 5.2 矿井安全条件46-52
- 5.2.1 矿井通风系统46-48
- 5.2.2 矿井通风系统48
- 5.2.3 瓦斯管理48-49
- 5.2.4 防尘系统49-50
- 5.2.5 防灭火系统50-51
- 5.2.6 监测监控设备51-52
- 5.3 姚桥煤矿通风系统模糊评价52-54
- 5.4 姚桥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检验54-56
- 5.5 姚桥煤矿通风系统评价结果分析56-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0
- 作者简历60-62
- 学位论文数据集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超,孙俊东,王海春,吴国栋;矿井通风系统改造的优化选择[J];煤炭技术;2003年01期
2 王从陆,李树清;复杂矿井通风系统耗散行为研究[J];有色矿山;2003年05期
3 安树峰;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蔡卫;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2004年02期
5 程伟;对平煤集团公司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J];中国煤炭;2004年05期
6 孙建设,叶留青;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方案的灰色关联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年07期
7 周静,刘剑;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J];矿业工程;2004年06期
8 王海宁,吕志飞,石发恩;矿井通风系统分析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矿业工程;2005年03期
9 曾宪禄;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评判[J];煤矿机电;2005年04期
10 罗云庆;杨迎;马超;;矿井通风系统未确知测度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本良;杜祖福;刘四平;王永红;;压入式矿井通风系统分析及优化调节[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谢贤平;冯长根;郭新亚;;矿井通风系统监测点的优化布局[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王飞;;应用密切值法综合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寿利;程卫民;尹经梅;朱德明;王衍生;辛嵩;孙荣贵;刘绪和;王以勤;王长柱;庄永胜;翟召湖;;老矿区矿井通风系统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5 郭斯旭;张延明;刘其忠;毛瑞军;;山东金岭铁矿2008年度矿井通风系统测定及技改措施[A];第十六届六省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朝祥;;江西钨矿矿井通风系统的建立与发展[A];中国钨工业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李华;武冲;;魏家地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与实践[A];中国老科协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黔生;谢贤平;;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优化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建明;杜玉海;李先杰;施祖远;;草桃背铀矿井通风系统专项整治方案及实施效果[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册(铀矿冶分卷、核能动力分卷(上))[C];2011年
10 李希永;郭斯旭;张延明;;2011年度矿井通风系统测定及技改措施[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采矿技术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晓明 孔峥臻;江西理工大学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通过评审[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2 记者 徐洁净;矿井通风系统都要独立[N];平顶山日报;2008年
3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邹力力;煤矿的心脏——矿井通风系统[N];中国能源报;2011年
4 记者 王海滨 通讯员 张建怀 武青林;西山煤电集团技术创新助力安全生产[N];科技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扬;平煤股份一矿掀起“治风”行动[N];中国煤炭报;2013年
6 许宏勋;鹤壁三矿向精细化管理要安全[N];中国冶金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王建;东滩煤矿靠科技解难题[N];济宁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 周豫 记者 杨沛洁;九矿决战二季度取得不俗业绩[N];平顶山日报;2009年
9 记者 孙海峰;甘肃煤炭企业安全及生产欠账严重[N];甘肃日报;2005年
10 ;县煤炭局积极落实“三推行”工作[N];贵州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健维;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与预警机制及其动力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2 陈世强;矿井通风系统扩散器性能与结构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3 吴国珉;典型有色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防尘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李晓瑞;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知识发现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5 王从陆;非灾变时期金属矿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赵丹;基于网络分析的矿井通风系统故障源诊断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7 黄俊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调控算法与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王洪德;基于粗集—神经网络的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9 王孝东;高海拔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10 谢中朋;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显峰;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研究与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崔锋;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及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秋慧;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研究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邱进伟;矿井通风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5 谭家磊;矿井通风系统评判及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宜平;恒源公司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7 汪西荣;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应用及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8 耿爱平;矿井通风系统可拓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广西大学;2008年
9 李晓荣;基于综合集成评价方法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研究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晓祥;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综合评判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7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81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