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人员安全疏散建模与仿真
本文关键词:煤矿井下人员安全疏散建模与仿真
更多相关文章: 井下疏散 疏散模型 成员流势 疏散路径 疏散时间
【摘要】:针对煤矿井下出现安全事故时人员的安全疏散问题,建立了煤矿井下人员安全疏散模型。该模型中井下巷道被划分为网格,通过设置"成员流势"来反映网格距离疏散出口的位置,从而确定疏散人员移动方向和路径,同时结合疏散成员移动速度、成员响应时间、灾害检测时间获得疏散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直观呈现人员疏散动态过程,为制定安全疏散方案提供数据参考。
【作者单位】: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井下疏散 疏散模型 成员流势 疏散路径 疏散时间
【分类号】:TD77
【正文快照】: 0引言煤矿生产是一种安全事故频发的高风险作业,当灾难发生时,有效的疏散通道和应急设施是确保矿工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煤矿井下巷道布局复杂,无法开展大规模的疏散演练。参考文献[1]以避难硐室为基础,建立了以时间为主要参数的人员疏散模型,得出了评价人员逃生效率的安全疏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隆庭;基于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煤矿应急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继祥;;基于Dijkstra算法的皖北区域旅游交通线路优化[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2 石永奎;刘阳;张景煜;;煤矿采场爆炸人员疏散模型研究[J];煤矿安全;2015年10期
3 柯丽华;陈杰;;地下矿山避难硐室的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矿业;2014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东,耿炜伟;矿井火灾避灾应急途径的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年04期
2 黎体发,张莉聪,徐景德;瓦斯爆炸火焰波与冲击波伴生关系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2期
3 杨源林;瓦斯煤尘爆炸的超压计算与预防[J];煤炭工程师;1996年02期
4 李舒伶,曹坤,彭连会,任志玲;井下最佳避灾路线确定[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5 肖福坤,秦宪礼,张娟霞,刘晓军;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的突变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景国勋;乔奎红;王振江;史果;;瓦斯爆炸中的火球伤害效应[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3期
7 高明中;盛武;;产煤发达国家煤矿紧急避险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高广伟;张禄华;;煤矿井下移动救生舱的设计思路[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年04期
9 高娜;金龙哲;樊晶光;赵岩;黄志凌;张晓晨;;矿井避难硐室防护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11期
10 朱建华;爆炸波破坏/伤害效应评价[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琚耀庆 庞晓青 宋剑;[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波;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系统构建与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廷伟;煤矿瓦斯爆炸预警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丁延龙;矿井灾害事故避灾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3 王丽;煤矿井下避灾硐室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4 徐济;基于网络编码组播的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侯金玲;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玲;;安全疏散[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年02期
2 闫茹;浅析超级市场的安全疏散[J];安防科技;2003年11期
3 李宏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特点及安全疏散检查内容研究[J];煤炭技术;2005年09期
4 李俭扶;;人员集中区域的安全疏散分析和对策[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9年01期
5 王s,
本文编号:852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85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