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实验与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7-09-17 14:29
本文关键词: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实验与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甲烷爆炸 超细水雾 数值模拟 火焰传播 抑制效果
【摘要】:近些年来,频繁发生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严重威胁着矿井工人的生命安全,给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负担。为此,一种有效的抑爆技术的提出就显得极为迫切。超细水雾作为一种新型的抑爆介质,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众多优点,已得到了大量学者的重视。本文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细水雾对甲烷爆炸的抑制效果及影响因素,并初步分析了抑制机理。本文目的是总结超细水雾抑爆规律,为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本文首先在容积为0.02025m3的密闭长方体容器中,进行了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实验,获得了各个实验条件下的爆炸超压发展规律和火焰传播图像。在此基础上,对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并利用模拟结果对火焰温度和形态变化,以及流场流动特征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可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甲烷爆炸时,火焰传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波动,而且速度的这种波动趋势会一直保持到爆炸结束。郁金香火焰结构的出现,与火焰附近的大尺度涡团运动有关。 (2)当加入超细水雾后,甲烷爆炸强度明显降低,表现在最大爆炸超压和最大火焰传播速度的减小,压力上升也变得缓慢。当水雾量达到一定值后,爆炸会被完全抑制。火焰面和燃烧产物区的颜色和透明度发生改变,温度也明显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总体变化趋势未改变,但火焰的加速过程会变得缓慢。当水雾量足够大时,郁金香火焰结构消失。在整个爆炸过程中,火焰前方的未燃气体的流动方向始终与火焰传播方向一致。火焰后方的燃烧产物的流动方向,在爆炸前期与火焰传播方向相同,后期则相反。 (3)超细水雾对火焰的热量吸收,造成火焰的温度和传播速度的降低。同时水蒸汽又能稀释未燃区的氧气浓度,对可燃气体产生窒息作用。 (4)影响抑制效果的因素主要为水雾量和水雾颗粒粒径。水雾量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当水雾量一定时,颗粒粒径为15μm的水雾的抑制效果最好。
【关键词】:甲烷爆炸 超细水雾 数值模拟 火焰传播 抑制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D7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文献综述10-2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26
- 1.2.1 气体爆炸研究12-16
- 1.2.2 气体爆炸防治技术研究16-17
- 1.2.3 细水雾抑制气体爆炸研究17-26
- 1.3 研究内容26-28
- 2 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的实验研究28-39
- 2.1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28-30
- 2.1.1 实验设备28-29
- 2.1.2 实验方法29-30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30-37
- 2.2.1 甲烷爆炸特征分析30-33
- 2.2.2 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特征分析33-37
- 2.3 本章小结37-39
- 3 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39-45
- 3.1 数学模型39-43
- 3.1.1 湍流大涡模拟模型39-40
- 3.1.2 部分预混燃烧模型40-41
- 3.1.3 离散相模型41-42
- 3.1.4 热辐射和壁面换热模型42-43
- 3.2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43-44
- 3.3 时间步长和数值方法44
- 3.4 边界和初始条件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4 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的数值模拟研究45-83
- 4.1 甲烷爆炸的数值模拟45-50
- 4.1.1 模拟与实验的压力上升过程比对45-46
- 4.1.2 火焰传播过程分析46-48
- 4.1.3 火焰形态与流动关系48-50
- 4.2 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的数值模拟50-81
- 4.2.1 超细水雾抑制下的爆炸超压变化规律50-56
- 4.2.2 超细水雾抑制下的火焰传播过程分析56-66
- 4.2.3 模拟流场分析66-68
- 4.2.4 粒径变化对抑制效果的影响68-76
- 4.2.5 水雾抑制作用分析76-81
- 4.3 本章小结81-83
- 结论83-84
- 参考文献84-8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88-89
- 致谢89-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凯元,李宗芬;丙烷-空气爆燃波的火焰面在直管道中的加速运动[J];爆炸与冲击;2000年02期
2 谢波,范宝春,夏自柱,王克全;大型通道中主动式水雾抑爆现象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3年02期
3 卢捷,宁建国,王成,林柏泉;煤气火焰传播规律及其加速机理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4年04期
4 王华;葛岭梅;邓军;;惰性气体抑制矿井瓦斯爆炸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1期
5 余立新,尤寒,盛宏至,孙文超,吴承康;障碍物结构对预混火焰压力发展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3期
6 吴征艳;蒋曙光;程国平;王兰云;林柏泉;;抑制煤矿瓦斯爆炸传播的新技术设想[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1期
7 庞磊;张奇;李伟;向聪;谭汝媚;;煤矿巷道瓦斯爆炸冲击波与高温气流的关系[J];高压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8 梁运涛;曾文;;封闭空间瓦斯爆炸与抑制机理的反应动力学模拟[J];化工学报;2009年07期
9 余明高;郭明;李振峰;裴蓓;;细水雾熄灭障碍物火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J];火灾科学;2008年03期
10 桂晓宏,余华,林伯泉;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与超压的实验研究[J];江苏煤炭;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869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86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