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断裂力学的长壁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预计

发布时间:2017-09-17 16:04

  本文关键词:基于断裂力学的长壁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预计


  更多相关文章: 断裂力学 长壁工作面 导水裂缝带 屈服范围


【摘要】: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将长壁工作面看作Ι-II复合型断裂裂纹,计算出采场边缘的应力分布,采用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得出了采场顶板的屈服范围计算公式,结合模型的建立前提,将采场顶板的屈服范围计算公式与垮落带经验公式相加,最终得出了一种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的预计公式,并分析了某矿3103工作面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为71.7m,预计结果与实测结果 (66.7m)和数值模拟结果 (71m)接近。结果表明:获得的导水裂缝带预计公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计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作者单位】: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
【关键词】断裂力学 长壁工作面 导水裂缝带 屈服范围
【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1ZX05064)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青年创新基金(KJ-2014-TDKJ-02)
【分类号】:TD32;TD745
【正文快照】: 煤层开采后引起上覆岩层移动与破坏,覆岩破坏发育的高度对矿井水灾害治理和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煤层气资源开发和瓦斯灾害防治也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煤炭科技工作者对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预计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1-4]。刘天泉院士在结合大量实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康新;;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冒落裂缝带”高度探测[J];煤;2009年11期

2 栗加林;;用流量测井法确定导水裂缝带高度[J];煤炭科学技术;1978年05期

3 王作宇;康永华;刘霞;;煤矿探测导水裂缝带高度方法的初探[J];煤炭科学技术;1985年09期

4 申宝宏;一种求算导水裂缝带高度预计公式中岩性参数的新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1989年07期

5 许升阳;;井下仰孔探测导水裂缝带技术方法试验成功[J];煤炭科学技术;1991年09期

6 朱德明;田恒洲;华兰如;孙振鹏;成枢;连传杰;;井下仰孔探测导水裂缝带技术方法试验[J];煤炭科学技术;1991年10期

7 黄文峰;康延雷;冯超臣;;巨野煤田主采煤层导水裂缝带高度探测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0年01期

8 成枢,孙振鹏,朱鲁,温兴水,曹升华;导水裂缝带高度的探测研究[J];矿山测量;1999年04期

9 王正帅;邓喀中;谭志祥;;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的模糊支持向量机模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0 赵德深;徐孟林;夏洪春;;基于熵权-层次分析法的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的研究[J];煤矿开采;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伟;滕永海;张华民;;王庄煤矿综放一次采全厚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实测研究[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苏本玉;于景惃;;煤层导水裂缝带裂缝延伸方向电各向异性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董诗林;;浅谈分段注水观测导水裂缝带[A];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朱晓君;张进军;;特厚煤层综放条件下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5 杨建立;滕永海;;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研究[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胡炳南;陈佩佩;刘鸿泉;张刚艳;;海下综放开采断层条件下导水裂缝带高度与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研究[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7 刘治国;;变形分析方法预测中硬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剑锋;水下采煤又添新翅[N];中国矿业报;2001年



本文编号:870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870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a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