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 无线电管理 应急通信 应急响应机制
【摘要】:台风、地震、海啸等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受灾地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当地常规通信系统性能严重下降甚至瘫痪,导致政府应急通信指挥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严重影响现场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更好发挥无线电在应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方面的作用,有必要对应急通信和无线电管理这两项政府通信管理职能进行整合,而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全过程的综合协调、运转高效的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保障现场救援指挥中心、政府相关部门与受灾群众之间的信息传递,确保应急救援顺利进行。本文依据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应对处置进行阶段划分,分为事前预备,事中保障,事后恢复等阶段。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发现管理体制(协调制度)、预案体系、无线电应急通信网是其中三个核心要素。结合我国无线电应急通信实际,提出构建包括以上三个核心要素在内的,全过程的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并按阶段分为预备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及恢复机制进行分析表述,以期能更好地发挥无线电应急通信作用,尽可能减少重大突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重大突发自然灾害 无线电管理 应急通信 应急响应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43;F626.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引言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4 研究方法12
- 1.5 创新之处12-14
- 第2章 自然灾害与无线电应急通信相关理论14-22
- 2.1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相关概念14-16
- 2.1.1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14
- 2.1.2 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与分类14-15
- 2.1.3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界定15-16
- 2.2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相关理论16-22
- 2.2.1 公共部门应急管理理论16-17
- 2.2.2 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17-19
- 2.2.3 国际电联关于无线电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议择要19-22
- 第3章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现状及问题22-34
- 3.1 我国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22-29
- 3.1.1 我国无线电管理的发展历史及现状22-25
- 3.1.2 我国应急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25-27
- 3.1.3 我国无线电管理与应急通信整合现状27-29
- 3.2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存在问题29-34
- 3.2.1 预案体系不完备29-30
- 3.2.2 多部门协调存在困难30-31
- 3.2.3 无线电应急通信平台不统一31-33
- 3.2.4 公众移动通信网抗灾水平不高33-34
- 第4章 国外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机制分析34-44
- 4.1 美国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概况34-37
- 4.1.1 美国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介绍34-35
- 4.1.2 美国无线电应急通信经典案例35-37
- 4.2 日本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概况37-40
- 4.2.1 日本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介绍37-39
- 4.2.2 日本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经典案例39-40
- 4.3 国内外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之比较40-44
- 4.3.1 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体制之比较40-41
- 4.3.2 无线电应急通信预案体系之比较41-42
- 4.3.3 无线电应急通信系统建设之比较42-44
- 第5章 完善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44-56
- 5.1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预备机制44-47
- 5.1.1 制定各类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规范44-45
- 5.1.2 完善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预案体系45-46
- 5.1.3 加强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实战演练46-47
- 5.2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协调机制47-49
- 5.2.1 建立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47
- 5.2.2 组建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专家委员会47-48
- 5.2.3 建设统一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平台48-49
- 5.3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保障机制49-52
- 5.3.1 无线电应急通信频率资源保障49-50
- 5.3.2 受灾地无线电监测与干扰排查50-51
- 5.3.3 实施受灾地局部电磁频谱管制51-52
- 5.4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恢复机制52-56
- 5.4.1 提升公众通信网容灾恢复能力52-54
- 5.4.2 提高应急通信平台及专网抗灾能力54
- 5.4.3 无线电应急通信网恢复专项经费支持54-56
- 结束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小东;曹文波;;贵州省突发自然灾害与应急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2 赵兴民;;突发自然灾害后的教育应急机制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害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高萍;高怡;李海君;姜纪沂;;我国基于应急管理的突发自然灾害区域划分[J];灾害学;2013年03期
4 马东辉;贾抒;范继平;李刚;苏经宇;;大城市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建立情况分析及对策[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1期
5 ;我国立法明确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等处置措施[J];浙江水利科技;2007年05期
6 关东论;;测绘科技在抵御突发自然灾害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9期
7 熊敏;;浅析高校如何应对突发自然灾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7期
8 左吉祥;;突发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社会动员四部曲及其启示[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刘向群;文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突发自然灾害时的信息传播——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J];中国市场;2010年49期
10 张会;刘茂;;城市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萍;姜纪沂;;我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区划初步构想[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勇兵;;关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危机的经验研究[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3 左雄;官昌贵;;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以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例[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刘向群;文俊;;日本突发自然灾害时的信息传播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防减灾工作的启示[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5 张会;刘茂;;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英文)[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辛崇胜;;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浅析[A];北京高教保卫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琦;我市建立突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N];蚌埠日报;2005年
2 金雅琴;科学应对突发自然灾害需要科普[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游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王刚;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探析[N];绵阳日报;2009年
4 任晓明;市园林局全力做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准备工作[N];太原日报;2010年
5 戴小兵;江苏省积极应对强降水大风天气可能造成的危害[N];中国社会报;2008年
6 博今;从网络关注看除雪工作[N];张家口日报;2010年
7 记者孟霞;竭尽全力做好抗灾救灾工作[N];伊犁日报(汉);2010年
8 李开勇、记者戴和平;宜昌支队成功避免两起重大险情[N];人民武警;2009年
9 记者 达娃;要真正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做实做好[N];拉萨晚报;2011年
10 刘洪春 贾尚卫;怀远注重民生提升民政“民本合力”[N];蚌埠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彤;我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灾物资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中美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管理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韩仟;街道办事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黄泽云;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4 于威;突发自然灾害中政府道德责任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明天;突发自然灾害救灾物资分配优化决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孔英华;武警部队处置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林辉;军队参与突发自然灾害救援的后勤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徐丽姗;中美两国政府应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机制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蔡梅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舆论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邢月;完善我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2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89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