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量LMS算法的频率偏移补偿窄带ANC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9:17
本文关键词:基于动量LMS算法的频率偏移补偿窄带ANC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窄带ANC 频率偏移补偿 动量LMS算法 双变步长补偿算法
【摘要】:在当今工业社会中,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三大环境污染之一的噪声污染已经变得越来越难治理。如何使噪声污染远离人们的生活已经变成了一项热门的研究方向。 相较于传统的噪声控制,主动噪声控制技术(Active Noise Control,ANC)在低频噪声的处理具有很大的优势,成为近年来研究领域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的应用环境都可以简单抽象为一维管道,所以管道噪声的消除又成为人们在实验室模拟实际环境时的热点。另一方面,频率失调(Frequency Mismatch,FM)是窄带ANC系统不可避免的。参考信号的频率检测误差也存在非平稳因素。 针对频率失调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改进的频率补偿算法:动量LMS频率失调补偿算法和双变步长频率失调补偿算法。这两种算法均与VSS-FXLMS主控制器结合,共同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解决了系统非平稳频率失调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ANC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同时对ANC结构种类罗列并分析利弊,针对不同环境选择合适的结构进行应用,也对在ANC领域应用较广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分析对比。 其次,提出动量LMS频率偏移补偿算法的理论推导,该算法受MomentumLMS算法启发,在代价函数中加入遗忘因子,使传统补偿环节对前面时刻频率检测误差进行加权,提高了系统的补偿效果。 然后,由于在动量LMS算法基础上,希望加快系统收敛速度,在补偿环节引入变步长算法,提出了双变步长频率偏移补偿算法,,该算法吸收了变步长算法在收敛速度上的优势,增强了系统的收敛性能。 最后,利用已有ANC管道系统,用声级计测试两种频率失调补偿算法,得出最终噪声消除曲线。同时,对两种算法进行比对,分析各自利弊,整理数据,指出实验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窄带ANC 频率偏移补偿 动量LMS算法 双变步长补偿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B5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主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9-12
- 1.2.1 主动噪声控制技术的早期发展9-10
- 1.2.2 ANC 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 窄带 ANC 系统频率偏移补偿算法的研究现状12-13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13-14
- 第2章 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理论14-24
- 2.1 ANC 系统的介绍14-17
- 2.1.1 主动噪声控制原理14-15
- 2.1.2 有源噪声控制器的结构15-17
- 2.2 自适应滤波器理论17-19
- 2.2.1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17-19
- 2.2.2 自适应滤波算法19
- 2.3 有源噪声控制算法19-22
- 2.3.1 FXLMS 算法的推导19-20
- 2.3.2 FXRLS 算法20-21
- 2.3.3 窄带变步长 FXLMS 算法21-22
- 2.4 传统 ANC 系统频率偏移补偿算法22-23
- 2.5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基于动量 LMS 频率偏移补偿窄带 ANC 系统24-32
- 3.1 引言24
- 3.2 动量 LMS 频率偏移补偿算法24-27
- 3.2.1 系统结构24-25
- 3.2.2 动量 LMS 频率偏移补偿算法25-27
- 3.3 仿真实验结果27-31
- 3.3.1 仿真实验结果27-29
- 3.3.2 结论29-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双变步长频率偏移补偿算法研究32-40
- 4.1 引言32
- 4.2 双变步长频率偏移补偿算法32-33
- 4.2.1 系统结构32-33
- 4.2.2 双变步长频率偏移补偿算法33
- 4.3 仿真实验及分析33-39
- 4.4 本章小结39-40
- 第5章 实验方案与结果分析40-46
- 5.1 ANC 实验方案设计40-42
- 5.1.1 ANC 系统的实验设备40-42
- 5.1.2 ANC 系统硬件结构42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42-45
- 5.2.1 动量 LMS 频率偏移补偿算法实验42-44
- 5.2.2 双变步长频率偏移补偿实验44-45
- 5.3 本章小结45-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姣军;李刚;李恒;;LMS和RLS自适应滤波算法对比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刘会灯;邱阿瑞;;管道电机噪声有源控制系统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1期
3 吴亚锋,黎中伟,任辉,李江红;多通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设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李海英,陈克安,孙进才;自适应有源消声中的FMLMS算法研究及实现[J];声学学报;1997年02期
5 赵洪亮,徐健,李晓东,田静;一种改进的选频有源噪声控制算法[J];声学学报;2004年06期
6 周洁敏,敖婷,林刚,宫淑丽;基于DSP的自适应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4年02期
7 杨楠,沙家正,吴启学;单指向性声源的空间有源消声[J];应用声学;1992年05期
8 鲍雪山;徐新盛;吴英姿;;一种新的具有信噪比处理增益的前馈型ANC系统设计[J];振动与冲击;2007年11期
9 聂永红;程军圣;;有源噪声控制次级声源的非线性建模[J];振动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10 鲍雪山;王杰;徐新盛;;两参考输入复滤波NLMS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性能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912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91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