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天然-采动状态下顶板含水层疏降水量预测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7-09-29 00:35

  本文关键词:天然-采动状态下顶板含水层疏降水量预测与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顶板 疏降水量 导水裂隙带 预测评价


【摘要】:以鄂尔多斯市台格庙矿区为例,研究多层含水系统水文地质参数和边界条件特征,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研究区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采用钻孔抽水实验资料及矿区初始流场分布数据完成了模型识别和校正。针对以往疏降水量预测未考虑采动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问题,基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顶板隔水层的侵入关系确定了疏降含水层层位和区域,对矿区7个井田2、3煤层顶板含水层在天然状态和采动状态下的疏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采动状态下顶板含水层疏降水量明显增大,开采前需要对顶板含水层水位进行疏降,且水位疏降会对当地居民饮用水含水层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三水文地质队;
【关键词】顶板 疏降水量 导水裂隙带 预测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276)
【分类号】:TD745
【正文快照】: *0引言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水害在煤矿重特大事故中是仅次于瓦斯爆炸的重大灾害[1]。近几年,煤矿事故总体不断下降,但水害事故并没有成比例下降,且随着煤炭资源开发深度和强度的不断增加,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因此,对矿井充水含水层疏降水量-地下水位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峰;采动坡体稳定性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矿山测量;2000年02期

2 孙世国,蔡美峰,王思敬;矿山复合采动效应的时空属性[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6期

3 邵强,冯德学;采动影响下公路损害特征及防护[J];煤炭工程;2004年02期

4 王冬梅;煤矿区采动损害预计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5期

5 李凤明;;采动区地表减沉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矿开采;2006年01期

6 郎志俊;谢伟;夏军武;;采动损害控制治理探讨[J];煤;2009年11期

7 周兴国;王东权;;煤矿区桥梁抗采动地基加固设计研究[J];河南建材;2011年04期

8 赵希伟;张燕海;王列平;;许疃矿非采动沉降趋势预测与安全监测研究[J];矿山测量;2012年02期

9 李景岱;;桥台受采动影响的稳定计算与保护措施的探讨[J];矿山测量;1989年01期

10 何万龙;孔昭璧;康建荣;;山区采动滑移的应力—应变模型[J];矿山测量;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学理;;矿山采动损害治理工程对策及环境重建[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2 杜青龙;;煤矿采动对地表烟囱的影响实例分析[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万龙;胡德礼;康建荣;;山区采动坡体的应力应变数值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范学理;;矿山采动损害研究领域的再思考与定位建议[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都新建;田永东;赵小山;赵祉友;何庆宏;;晋城矿区采动影响区地面抽采技术[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夏玉成;;应用元胞自动机方法预测煤矿区采动损害的演化态势[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沈永祥;徐建斌;;矿区采动破坏土地的治理[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8 刘天泉;;矿井采动影响力学及其在特殊开采技术中的应用[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9 刘天泉;;矿山采动影响学及特殊开采技术的新进展[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10 马文顶;赵海云;张少华;;岩体采动破坏物理模拟再现新探讨[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晓荣;矿井深部煤层底板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平;采动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与土相互作用及力学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陈伟;陕北黄土沟壑径流下采动水害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孔胜利;采动煤岩体离散裂隙网络瓦斯流动特征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薄云山;晋华宫矿多煤层采动影响煤巷围岩破坏机理与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6 于广云;采动区大变形扰动土物理力学性质演变及工程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何姣云;矿山采动灾害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夏玉成;构造环境对煤矿区采动损害的控制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9 徐文全;采动空间围岩应力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10 高保彬;采动煤岩裂隙演化及其透气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靖宇;铜永高速公路压煤采动路段桥梁工程整改措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段昆鹏;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高速公路压煤采动影响的适应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3 田薇;采动损害的技术与经济评价系统研究及其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4 王冬梅;基于地质观点的煤矿区采动损害预计系统[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5 尹志明;马桑湾采动滑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6 黄静;高速公路压煤路段常规桥梁的采动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7 院雷;露天地下联合开采采动损害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蒙;山区煤矿采动滑坡地形条件分析[D];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

9 牛宗涛;采动区建筑物变形特性研究与工程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业显;大柳塔矿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39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939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b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