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古生代煤田水文地质特征与防治水理论及技术
本文关键词:晚古生代煤田水文地质特征与防治水理论及技术
【摘要】:世界煤矿突水量前5位都发生在中国华北,其水源为石炭-二叠系煤系底板的奥陶系石灰岩岩溶水,突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位列中国煤矿各类事故之首.为了探讨其原因,通过调研,比较了中国与国外晚古生代大煤田煤矿开采防治水的难易程度和防治水技术方法,结论主要包括:1)中国华北、华南及俄罗斯的莫斯科近郊煤田(石炭-二叠系)在世界晚古生代煤田中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最为复杂,均受岩溶水威胁,防治水难度大;其余大煤田煤矿开采主要受煤系裂隙水影响,防治水难度相对较小;2)中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主要原因是板内构造变形剧烈、构造地质条件复杂,煤层顶底板近距离内即有厚度大且强岩溶化的富含水层,断层、陷落柱和暗河等导水通道多且规模大,而世界其他大煤田和含煤区则处于地盾等构造稳定区域,埋藏封闭条件好、构造简单、断层稀少,煤层顶底板没有较富含水层或很厚的隔水层;3)国外煤矿防治水方法以疏干开采为主,对条件较复杂的区块采取弃采和暂不采的方式,中国以带压、限压、疏降等多种方法并用,对各种条件下的煤层均进行了开采;4)国外重点在疏降水与排水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技术上突出,中国以带压开采理论和隔水层加固、含水层改造技术见长.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文地质 防治水 疏干开采 带压开采
【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209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4115,50874103,50974107)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07028)
【分类号】:TD745;P641.461
【正文快照】: 中国是世界煤炭探明储量处于前3位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已是世界最大产煤国[1-4].煤炭约占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70%,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要高度依赖煤炭的开发和生产[5].然而与世界其他产煤大国相比,中国煤炭生产过程中水害事故发生率高、规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平,朴树林;太原西山煤矿带压开采对晋祠泉水影响的研究[J];山西煤炭;1999年01期
2 王奇生;郭森;;带压开采分区划分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太原科技;2008年04期
3 李振拴;太原东山煤矿750下山带压开采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9年02期
4 鲁海峰;袁宝远;姚多喜;;带压开采煤层底板突水安全可靠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6期
5 原慧霞;;晋城矿区奥灰水带压开采初探[J];科技风;2011年16期
6 朴树林;周平;;西峪煤矿带压开采对晋祠泉水影响的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1998年04期
7 刘斌;;矿井含水层之间的联系及带压开采条件分析:以焦煤正利煤业为例[J];山西科技;2012年03期
8 刘元洪;李耀伟;;河南省庇山矿二_1-11091采面带压开采论证及防治水措施[J];中国煤炭地质;2010年12期
9 梁宝臻;;河北省南部煤田矿坑水问题[J];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10 叶东生;杜飞虎;;煤层底板承压含水体上带压开采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新;;带压开采技术体系[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2 李南骏;;张双楼煤矿西四采区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3 马积福;;太原东山煤矿带压开采方法初论[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卫萍;;兴隆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带压开采分析[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5 张壮路;洪益清;田干;;赵各庄煤矿深部带压开采可行性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龙建军;;论带压开采在大坪矿井之实践[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东庞矿试采下组煤(9~#煤)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研究[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新宏 李路;“沙曲矿带压开采防治水研究”通过评审[N];中国矿业报;2009年
2 张延颖;高承压岩溶含水层带压开采技术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3 韩亚春;朱庄煤矿“带压开采”技术防水患[N];经理日报;2009年
4 邢克强 李建民;攻克高承压岩溶含水层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5 韩亚春;实施带压开采 遏制矿井水害[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记者 王新生邋通讯员 张延颖;葛泉矿防治水技术获新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7 白英;走上领导岗位应做到格物致知[N];阳泉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耀青;带压开采岩体力水学理论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2 李昂;带压开采下底板渗流与应力耦合破坏突水机理及其工程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蕊;带压开采底板构造裂隙带活化导渗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永强;峰峰煤田万年矿带压开采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8年
2 刘跃东;带压开采工作面长度对底板破坏规律的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3 冯昊;带压开采下底板渗流与应力耦合破坏突水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4 常刚;高承压水上带压开采二_1煤构造扰动底板阻渗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白建军;带压开采条件下矿井岩溶水突水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4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94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