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矿井监测及救援系统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30 21:35
本文关键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矿井监测及救援系统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矿井监测 救援系统 无线传感网络 AODV路由协议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产品的安全生产是煤炭产业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大多数矿井使用的定位系统精度低、稳定性低,基站体积大,易出现定位盲区;救援功能不完善,传统布线非常复杂,维护成本高,一旦发生矿井崩塌,造成了一点破坏,就会导致全网瘫痪的局面,对灾后救援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因此,使用一种稳定可靠的无线传输模式,组建完善的科学监测系统,实现突发事故时系统仍可以提供及时、重要的救援信息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根据矿井特殊的地理工作环境,以及矿工人员的体征信息的基础上,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在矿井监测应用中,实现了对矿井的监测及灾后救援的设计。在正常情况下,系统对矿工的工作信息和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发生矿难时,采用AODV路由协议的自组网能够保证系统不受局部地区瘫痪的影响,提供及时的救援信息。 本文以ST公司的Stm32w108嵌入式处理器作为网络协调器及路由器,以TI公司的CC2530高性能芯片作为终端节点,组建鲁棒性很强的无线传感网络。最后搭建了一个由网络协调器,路由器及终端组成的救援网络平台。通过对终端信息采集,传感器信息采集,模拟了一个救援系统进行整体实验测试。实验表明,无线传感网比传统的有线设备稳定性高,鲁棒性强,功耗低,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将此系统进行适当修改,同样可用于其它领域,,如无线智能仓库管理,隧道无线监测系统,医院智能跟踪监测系统等。
【关键词】:矿井监测 救援系统 无线传感网络 AODV路由协议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D76;TN929.5;TP21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1-12
- 1.3 主要研究内容12-14
- 第2章 无线传感网络14-20
- 2.1 几种无线通信的比较14-15
- 2.2 IEEE 802.15.4 标准15-16
- 2.3 ZigBee 技术16-17
- 2.4 其它相关技术17-19
- 2.4.1 网络拓扑结构17-18
- 2.4.2 路由协议18-19
- 2.5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20-34
- 3.1 系统的功能及体系结构20-23
- 3.1.1 系统遵循的原则20-21
- 3.1.2 系统的功能21
- 3.1.3 系统的体系结构21-23
- 3.2 网络系统的搭建23-24
- 3.3 矿工人员定位24-28
- 3.3.1 定位的原则和评价标准24-25
- 3.3.2 定位原理25-27
- 3.3.3 矿工定位的总体实现设计27
- 3.3.4 人员定位系统功能27-28
- 3.4 环境监测设计28-32
- 3.4.1 矿井监测系统28-29
- 3.4.2 环境监测传感器29-31
- 3.4.3 环境参数的采集设计31-32
- 3.5 救援系统设计32-33
- 3.5.1 救援系统的结构32
- 3.5.2 救援系统功能实现设计32-33
- 3.6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系统硬件的设计34-43
- 4.1 终端节点硬件设计34-38
- 4.1.1 CC2530 芯片的主要性能34-36
- 4.1.2 电路设计36-38
- 4.2 路由器和协调器硬件设计38-42
- 4.2.1 Stm32w108 芯片的主要性能38-39
- 4.2.2 路由器的电路设计39-40
- 4.2.3 协调器的电路设计40-42
- 4.3 本章小结42-43
-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系统测试43-56
- 5.1 软件开发平台简介43-45
- 5.1.1 嵌入式 IAR Embedded Workbench IDE43-44
- 5.1.2 Packet Sniffer44-45
- 5.2 通信数据结构45-47
- 5.3 程序设计47-51
- 5.3.1 终端节点的软件设计47-48
- 5.3.2 路由器的软件设计48-50
- 5.3.3 协调器的软件设计50-51
- 5.4 系统整体测试及分析51-55
- 5.4.1 上位机控制软件52-53
- 5.4.2 人员定位测试53-54
- 5.4.3 监测及救援测试54-55
- 5.5 本章小结55-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传俊;陈志高;;基于振动台的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的标定[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年S1期
2 周波;唐桂彬;孙茂存;;基于面向对象的瓦斯安全预警专家系统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3年04期
3 李林峰;位伟锋;;sniffer嗅探工具在网络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年11期
4 李振江;杨济民;王敏;;一种基于STM32W108的无线脑电采集系统的实现[J];科技信息;2013年11期
5 邓健志;程小辉;杨书杰;吴泽昆;;基于物联网的输液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3年07期
6 李勇;周丽芬;;基于NS2平台的AODV路由协议仿真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3年08期
7 王琦;;基于RSSI测距的室内定位技术[J];电子科技;2012年06期
8 罗革新;吴建平;丁闫;刘光来;宋力巍;;面向服务体系架构软件平台及其应用[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2年01期
9 陈娟;赵耀江;;近十年来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启示[J];煤炭工程;2012年03期
10 薛冰;;浅析我国煤炭资源发展现状[J];科技广场;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950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95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