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新驿井田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5 12:46

  本文关键词:新驿井田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特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新驿井田 奥灰水 奥灰岩溶 含水层特征


【摘要】:在分析钻孔岩芯及水文观测孔资料基础上,从奥灰岩溶发育形态、富水性、水位动态变化三方面对新驿井田奥灰含水层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奥灰岩溶主要发育在奥灰顶部200 m岩层内,以溶孔和溶蚀裂隙为主,局部见孔洞,富水性情况区域差异性大,分布不均。奥灰岩溶水主要接受降水及第四系裂隙水补给,北东南西方向补给强,西北方向补给弱,岩溶水地下径流强,是下组煤开采过程中主要含水层。
【作者单位】: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新驿井田 奥灰水 奥灰岩溶 含水层特征
【分类号】:TD745
【正文快照】: 近年来,以石炭一二叠系为主的华北型煤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采,下组煤已经成为当前主要开采煤层。从煤层沉积环境角度分析.石炭一二叠系的煤层绝大多数直接沉积在奥陶系灰岩之上,缺失志留纪和泥盆纪地层。奥陶系灰岩长期在地表裸露,受到不同程度的风化,导致其发育程度不一的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万华;;唐庄矿区奥灰水综合防治技术[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年06期

2 种义锋;谈安彬;王贵召;李元品;;告成煤矿奥灰水害及综合防治技术[J];煤矿安全;2006年12期

3 刘生优;;桌子山煤田棋盘井矿区奥灰水防治技术[J];煤矿安全;2011年06期

4 李耀军;;渭北煤田澄合矿区西部奥灰岩溶水综合防治工业性试验的回顾与展望[J];陕西煤炭技术;1992年01期

5 关永强,李学军;奥灰水垂向补给大青水通道的发育特征[J];河北煤炭;1996年01期

6 王向东;;对上榆泉煤矿奥灰水的研究[J];华北国土资源;2013年06期

7 张士同 ,贾承健;潘西矿井奥灰水防治技术[J];山东煤炭科技;2002年05期

8 郝风鸣;白家庄矿区二号井奥灰水特征[J];山西焦煤科技;2005年07期

9 韩堂惠;;高压水头下奥灰岩溶水防治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7年03期

10 陈立明;;浅析大荔县奥灰岩溶水源优质矿泉水[J];陕西煤炭;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子林;;矿井奥灰水综合治理技术研究[A];山东煤炭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2 李伟;张兴磊;姜月涛;;协庄煤矿奥灰水综合防治技术初步探讨[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3 尹会永;魏久传;郭建斌;;兖州煤田南屯煤矿深部奥灰井下群孔放水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0年

4 杨庚年;;董东煤矿奥灰水防治的研究[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闫勇;;潘西煤矿奥灰水突水因素分析及防治途径[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建平;尚亚平;;低浓度单液浆快速封堵面状奥灰高压动水[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7 许延春;岳遵彩;李见波;;兴隆庄矿02-4奥灰长观孔漏水分析及检测[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甘圣丰;蔡东红;黄大兴;;浅析刘桥一矿Ⅱ62采区奥灰水突出的可能性[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9 刘先烨;;奥灰下急倾斜煤层开采上方采空区水防治实践[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10 高雪;高伯贤;;韩城矿区含(隔)水层特征[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巍巍;一股水解决了两个大问题[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王建 时海东;超高压奥灰水上采煤 水害预测评价获突破[N];中国能源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旭东;煤矿奥灰水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隋岩刚;兖州煤田奥灰水文地质特征及对下组煤开采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旭平;黄玉川煤矿奥灰水突水机理及其防治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超;鄂尔多斯煤田奥灰岩溶水水文地质勘探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王沙沙;保德煤矿奥灰富水性及1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黄静静;基于多含水层水力联系的奥灰水突水监测预警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周W,

本文编号:976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976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0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