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不同保护层开采模式卸压增透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3:02

  本文关键词:不同保护层开采模式卸压增透差异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保护层开采 PFC 卸压增透 瓦斯突出


【摘要】:针对高突低透矿井上、下保护层开采具体方案选择缺乏理论支撑的难题,基于二维颗粒流软件PFC2D建立了上、下保护层及被保护层卸压增透模型,对比分析研究了上、下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全过程卸压趋势及孔隙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下保护层开采模式下煤层卸压效果更明显,裂隙网络更为发育,防突效果更佳,同一水平位置不同埋深处竖直方向下保护层开采最大卸压值约为上保护层开采的2倍、最大孔隙率约为上保护层开采的1.26倍。该研究成果有助于为保护层开采方式的合理选择。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保护层开采 PFC 卸压增透 瓦斯突出
【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计划项目(2015JY0045)
【分类号】:TD82;TD713.3
【正文快照】: 0引言在我国,煤炭开采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露天开采机械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也低,并且开采回采率高达90%[1],优点尤为突出,主要应用于厚度较大且裸露于地表或埋藏较浅的煤层。但我国煤炭资源大都集中于埋深较大的地下,周围的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开采难度大,并且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教锟;赵旭生;李秋林;;大湾煤矿保护层开采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1期

2 李建伟;刘艳辉;;平煤八矿远距离保护层开采可行性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2期

3 王志亮;杨仁树;张跃兵;;保护层开采效果测评指标及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10期

4 刘非非;翟成;李飞;周超;赵帅;张其智;;上下多重保护层开采多方位效果考察[J];煤矿安全;2012年03期

5 贾天让;江林华;姚军朋;张子敏;;近距离保护层开采技术在平煤五矿的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12期

6 戴广龙;汪有清;张纯如;李庆明;邵广印;;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J];煤炭学报;2007年04期

7 闫立映;程念东;;煤炭开采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保护效果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0期

8 刘洪永;程远平;赵长春;周红星;张志鹏;;保护层的分类及判定方法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9 杨华;;保护层开采技术在平煤股份四矿的应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1年04期

10 肖家平;周波;韩磊;;近水平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边界的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永安;;桑树坪煤矿保护层开采效果初探[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2 王家臣;邵太升;赵洪宝;;上保护层厚度对保护层开采效果影响数值模拟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培德;鲜学福;;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固气耦合分析[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4 徐传田;;海孜矿开采远距离下保护层解突效果研究[A];瓦斯地质理论与实践——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波;何晓东;;被保护层开采突出危险性评价方法[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公忠;田坤云;王国际;;上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其数值模拟[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7 王建军;;BC-1型变形仪在开采保护层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8 赵斌;王楚光;;新庄孜矿保护层的科学选择[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一)·地质专业[C];2010年

9 刘结高;;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10 陈寒秋;;平煤八矿远程保护层开采技术研究[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翼鹏 记者 郝玲;祁东矿保护层开采成为“防突”新盾牌[N];中国企业报;2009年

2 李勇;渝阳煤矿近水平煤层下保护层开采技术成功通过鉴定[N];经理日报;2008年

3 赵凯;打通一矿薄煤层钻孔施工采用新工艺获成功[N];经理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鲁松 本报通讯员 程宫;潘二矿12124工作面双保护层开采成效显著[N];淮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魏刚;红菱煤矿上保护层开采防突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胡国忠;急倾斜多煤层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惠功领;煤矿深部近距低采高上保护层开采瓦斯灾害协同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邵太升;黄沙矿上保护层开采卸压释放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陈海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卸载煤体损伤及渗透性演化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刘海波;极薄保护层钻采上覆突出煤层变形与透气性分布规律及在卸压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范晓刚;急倾斜下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刘应科;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特性及钻井抽采消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吉玉;王行庄矿保护层开采的卸压影响范围及消突效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孟令君;西马矿下保护层最小可采层间距的分析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董子文;大淑村矿开采下保护层保护效果及范围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4 魏二剑;王行庄煤矿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保护效果考察[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孟战成;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万永斌;突出矿井保护层选择及开采顺序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7 张硕;薛村矿3~#煤作保护层开采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8 李鹏;李雅庄煤矿下保护层开采卸压保护范围及可行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吴恒;平煤十二矿上保护层开采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洪松;急倾斜俯伪斜下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0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980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d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