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功能梯度蜂窝建模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4:32

  本文关键词:功能梯度蜂窝建模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增材制造 蜂窝结构 功能梯度结构 功能梯度材料 轻量化 生成设计 拓扑优化


【摘要】:在增材制造技术得到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针对产品轻量化和复杂结构建模问题,以一种典型的多孔结构——蜂窝结构为对象,从结构和材料两个层面进行了轻量化优化设计与建模研究,提出了功能梯度结构蜂窝和功能梯度材料蜂窝(本文将其统一称为功能梯度蜂窝)。将生成设计与蜂窝结构建模、拓扑优化与功能梯度材料设计紧密结合,对于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产品性能、降低产品重量和成本,拓展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促进增材制造技术的普及甚至制造与设计思想的变革,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研究意义。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功能梯度结构蜂窝壁厚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蜂窝——功能梯度结构(Functionally Graded Structure,FGS)蜂窝及其设计理念。通过对正六边形蜂窝的结构参数分析,得出了各蜂窝单元相对密度与孔壁长度、孔壁厚度、蜂窝孔径有关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变密度拓扑优化进行了改进,去掉了惩罚因子对中间密度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基于拓扑优化密度映射的FGS蜂窝壁厚设计方法。2、FGS蜂窝的生成式建模方法研究。以生成设计的思想研究了FGS蜂窝的建模过程,在切线构造法生成蜂窝结构平面主线的基础上,提出了蜂窝单元内边界数据的计算方法,利用UG二次开发进行了FGS蜂窝模型的生成。分析了在FDM工艺中出现的模型翘曲变形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然后,用一个具体参数的FGS蜂窝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应用过程,验证了其可行性,并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了所建FGS蜂窝的实体模型。3、FGS蜂窝抗弯刚度性能优化。分析了设计过程中关键因素(基圆半径和权重因子)对设计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响应面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思想,将FGS蜂窝优化问题转换成了包含结构领域和力学领域的多学科优化问题,建立了多学科优化模型,搭建了协同优化框架进行了求解,得到了综合性能(体积和抗弯刚度)最优的FGS蜂窝。然后,以相同重量下的普通均匀结构蜂窝和本文中最优的FGS蜂窝为对象,通过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有限元仿真,对两种结构的抗弯刚度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4、FGM蜂窝的建模与材料分布优化。提出了从材料空间到几何空间映射的建模思想,首先定义材料空间,然后给定从材料空间到几何空间的映射函数,通过材料组分值和相应的映射函数,即可确定与给定材料组分值对应的几何空间。再利用插值算法,计算出其他部分的材料信息,最终实现模型几何信息和材料信息的整体表达,提高了数据表示的简洁性,并将此建模方法应用到FGM蜂窝单元的建模中,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然后,为了得到材料在各FGM蜂窝单元的最优分布,在FGM性能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变密度法拓扑优化的思想,建立了FGM材料分布函数系数的优化模型。
【关键词】:增材制造 蜂窝结构 功能梯度结构 功能梯度材料 轻量化 生成设计 拓扑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4;TB383.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12-15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5-19
  • 1.2.1 多孔结构设计与建模方法研究15-17
  • 1.2.2 FGM设计与建模方法研究17-19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19
  • 1.4 主要研究内容19-22
  • 第二章 功能梯度结构蜂窝壁厚设计22-35
  • 2.1 蜂窝结构参数分析22-24
  • 2.2 变密度拓扑优化理论24-29
  • 2.2.1 均匀化方法24-26
  • 2.2.2 变密度法26-28
  • 2.2.3 数值不稳定现象28-29
  • 2.3 基于拓扑优化密度映射的FGS蜂窝壁厚计算方法29-33
  • 2.3.1 蜂窝结构仿自然式生成建模方法29-31
  • 2.3.2 蜂窝单元壁厚的计算31-33
  • 2.4 小结33-35
  • 第三章 功能梯度结构蜂窝生成式建模方法研究35-49
  • 3.1 蜂窝结构平面主线生成35-38
  • 3.2 FGS蜂窝单元内边界顶点坐标及拓扑关系的确定38-40
  • 3.2.1 内边界顶点坐标的计算38-39
  • 3.2.2 内边界顶点拓扑关系的确定39-40
  • 3.3 基于UG二次开发的FGS蜂窝建模40-45
  • 3.3.1 UG二次开发介绍40-41
  • 3.3.2 FGS蜂窝生成式建模41-45
  • 3.4 蜂窝模型的 3D打印45-48
  • 3.4.1 熔融沉积成型工艺介绍45-46
  • 3.4.2 模型翘曲变形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46-48
  • 3.5 小结48-49
  • 第四章 功能梯度结构蜂窝抗弯刚度性能优化49-64
  • 4.1 问题分析49-50
  • 4.2 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50-51
  • 4.3 优化模型51-53
  • 4.4 基于代理模型技术的优化模型求解53-59
  • 4.4.1 参数设计空间的确定53-54
  • 4.4.2 实验设计(DOE)54-55
  • 4.4.3 有限元分析55-57
  • 4.4.4 归一化处理57-58
  • 4.4.5 模型求解58-59
  • 4.5 有限元分析验证59-63
  • 4.6 小结63-64
  • 第五章 功能梯度材料蜂窝建模与材料分布优化64-75
  • 5.1 FGM建模的数据表示64-68
  • 5.2 从材料空间到几何空间映射的FGM建模68-70
  • 5.3 FGM蜂窝的建模70-72
  • 5.4 FGM蜂窝材料分布的优化72-74
  • 5.4.1 功能梯度材料性能参数分析72-73
  • 5.4.2 FGM蜂窝材料分布函数系数的优化73-74
  • 5.5 小结74-7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5-78
  • 6.1 总结75-76
  • 6.2 展望76-78
  • 参考文献78-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83-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志远,王华宁;功能梯度开孔矩形板的动力特性解[J];功能材料;2005年08期

2 朱昊文;李尧臣;杨昌锦;;功能梯度压电材料板的有限元解[J];力学季刊;2005年04期

3 于涛;仲政;;均布荷载作用下功能梯度悬臂梁弯曲问题的解析解[J];固体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4 程红梅;曹志远;;复杂边界条件功能梯度板三维分析的细观元法[J];工程力学;2006年12期

5 于涛;仲政;;功能梯度压电悬臂梁的弯曲分析[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06年05期

6 郭丽芳;李星;;含有垂直于边界的裂纹的功能梯度压电条与功能梯度条粘结的静态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柳彬彬;方诗圣;;细观结构参数对功能梯度压电板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8年05期

8 曹志远;;功能梯度壳体力学的一般理论[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8年02期

9 曹志远;唐寿高;程国华;;复杂形状及开孔功能梯度板的三维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9年01期

10 程红梅;曹志远;沈晓明;;空隙分布对功能梯度板件宏观响应的影响[J];力学与实践;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皓江;杨博;陈伟球;;功能梯度板柱面弯曲的弹性力学解[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边祖光;陈伟球;丁皓江;;单跨及多跨功能梯度板的柱形弯曲[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3 尚尔涛;仲政;;均布荷载作用下功能梯度热释电材料矩形板的三维精确解[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于涛;仲政;;功能梯度悬臂梁受复杂载荷作用问题的解析解[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贾尚帅;杨志安;;受机械力作用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板的亚谐共振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6 杨志安;贾尚帅;;受机械力作用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板的非线性振动模型[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7 杨志安;贾尚帅;;受机械力作用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板的超谐共振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8 黎亮;章定国;;作大范围运动功能梯度矩形薄板的动力学建模研究[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9 程红梅;曹志远;;具有不同材料组分细观构成的功能梯度板件的跨尺度动力特性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10 程站起;仲政;;功能梯度板条断裂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颖安;功能梯度梁的静动态力学行为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2 李昊;功能梯度圆环/筒的弹性理论分析及其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3 毛贻齐;低速冲击下损伤层合/功能梯度板壳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刘静;功能梯度涂层结构的热弹性接触与动态滑移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张涛涛;功能梯度压电微结构力—电耦合特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向宏军;功能梯度压电智能梁的特性分析及其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翔宇;横观各向同性功能梯度圆板和环板的轴对称问题[D];浙江大学;2007年

8 王信刚;跨江海隧道功能梯度混凝土管片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黄德进;各向异性功能梯度平面梁的弹性力学解[D];浙江大学;2009年

10 杜长城;功能梯度薄壁圆柱壳的非线性模态相互作用与共振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野;基于不同梯度模式的功能梯度圆形弹性薄板的振动特性[D];吉林大学;2008年

2 羌煜皓;基于粉体脉冲微输送的Ti/HA功能梯度结构牙根植入材料制备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莫春美;厚/薄压电功能梯度矩形板动力分析的样条无网格法[D];广西大学;2015年

4 赵文举;功能梯度高阶剪切梁有限元动力特性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5 池明欣;功能梯度磁—电—弹板动力响应对材料参数的敏感度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肖雄;WC-15%TiC-Co功能梯度硬质合金刀具的摩擦磨损及切削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俞剑俊;功能梯度板线性自由振动有限元分析[D];扬州大学;2015年

8 陈江;功能梯度板屈曲有限元分析[D];扬州大学;2015年

9 王志祥;基于拉压不同模量理论功能梯度梁的解析解[D];重庆大学;2015年

10 罗大森;一类功能梯度压电换能器径向振动的解析解及有限元仿真[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10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010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b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