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合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本文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合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模块化 课程体系
【摘要】:本文以合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施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开展教学体系改革及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以培养后备工程师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力争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配置、教学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
【作者单位】: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外语系;
【基金】:合肥学院教学研究资助项目(2013jyxm11)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4zjjh036)
【分类号】:TB321-4;G642
【正文快照】: 2010年6月,教育部提出了在部分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竞争力,加强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1,2]。合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2014年12月获批成为安徽省“卓越计划”试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劲茅;舒红英;孙鸿燕;;全方位《日用化工》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年20期
2 吴海霞;王焕梅;王雪香;唐蓉萍;王益民;;论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1期
3 刘晓静;张宝善;戴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22期
4 王玉辉,王恒根;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段庆祥;论我国高师化学教法课程的学科定位、体系与实施[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刘明星;周玉梅;;高职环保专业职业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文教资料;2007年10期
7 王力;黄高凌;陈庆绸;;“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李西平,陈秀敏,李迤南;谈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与实践[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任龙芳;王学川;强涛涛;;面向社会和行业急需进行合成革专业方向的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2011年01期
10 孙晓鲲;齐再前;刘晓宇;;基于综合职业能力观的高职学生全面发展[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杨;姜益强;马最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胡翔勇;向学军;袁兆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杰;蒋中;姬敬;;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若干思考[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苏亚欣;赵兵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孙赢;尚鲜连;王芳;;高职软件外包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与构建[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红亮;刘金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徐颖;;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探讨[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宋弘;傅成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翟懿奎;甘俊英;应自炉;徐颖;;高等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丁长江;李宏斌;李政;徐家宁;;整合化学学科课程内容,创新化学学科课程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本文编号:1292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292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