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金纳米颗粒引起高尔基体碎裂导致细胞黏附性降低和肾纤维化

发布时间:2018-01-14 21:00

  本文关键词:金纳米颗粒引起高尔基体碎裂导致细胞黏附性降低和肾纤维化 出处:《河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技术 肾蓄积 金纳米颗粒 蛋白质合成相关细胞器 细胞黏附性


【摘要】:纳米技术是一类以应用为主的科学,其目的在于研究物质在纳米尺寸(1 nm=10-9 m)下的设计方法、组成、特性以及应用。伴随着纳米技术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很多领域,包括生物医学、新能源交通、国防建设等等。这就意味着人类暴露在纳米材料环境下的机会在不断增加。研究数据显示,当纳米颗粒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循环后,会在肾脏大量蓄积,使肾脏发生损伤的几率大大增加。其中,金纳米颗粒由于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常被作为代表性纳米颗粒来研究其生物学效应。在此,我们制备了从大到小五种不同粒径(10 nm、25 nm、50 nm、70 nm、100 nm)的金纳米颗粒,目的在于探究纳米材料在亚细胞器水平所造成的损伤,和尺寸效应在其中存在的影响。结果发现,金纳米颗粒会通过增大溶酶体膜通透性,引发细胞内的钙库——内质网释放出其中大量的钙离子,从而导致高尔基体应激,使蛋白质糖基化过程出现障碍,表现为肾细胞的黏附性降低及增大肾部纤维化程度。通过本项研究,我们揭示了粒径大于50 nm的金纳米颗粒,会对正常肾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相关细胞器造成损伤,最终阻碍了糖蛋白正常表达。不同粒径金纳米颗粒引起溶酶体损伤并导致蛋白质合成相关细胞器应激的研究有助于完善纳米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的明确生物学机制,可以为纳米材料的细胞毒理学、细胞干预研究等提供新思路,也可以对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
[Abstract]:Nanotechnology is a kind of application of science, the aim is to study the material in nano size (1 nm=10-9 m) composition design method, the characteristic and applic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nano materia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many fields, including biomedicine, new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the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Means that human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nano materials under the opportunity to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research data show that when the nano particles into the circulation of the human body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will accumulate in the kidney, the kidney damage probability increased. Among them, the gold nanoparticles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ten to study th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nanoparticles. Then, we prepared from large to small sizes (10 nm, 25 nm, 50 nm, 70 nm, 100 nm) gold nanoparticles,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nano materials At the subcellular level caused by the injury, and the size effect in which the influence exi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old nanoparticles by increasing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lysosomal membrane, triggering intracellular calcium release from endoplasmic reticulum pool in which a large number of calcium ions, resulting in Golgi body stress, the protein glycosylation process obstacles, for adhesion of renal cells decreased and increased renal fibrosis. Through this study, we reveal the gold nano particle diameter greater than 50 nm, the normal renal cell protein synthesis related organelles damage, ultimately affect the normal expression of glycoprotein. Different sizes of gold nanoparticles by lysosomes study on the damage and lead to protein synthesis related organelles stres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nano materials and clear cell interaction, cell toxicity for nano materials science, Cell intervention research provides new ideas, and can also provide a good guidanc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nomaterials.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83.1;R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斌;毛斌;宋玉哲;王运福;刘国汉;;还原剂参量对金纳米颗粒的影响[J];甘肃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2 杨涛;李敏;沈福刚;张洪波;任淑霞;杨超;;原位形成的金纳米颗粒对溶菌酶结构的影响[J];微纳电子技术;2012年08期

3 郭薇,魏莉,张昕彤,白玉白;云母表面金纳米颗粒单层膜的制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12期

4 李迪,李景虹;2-巯基喹啉包裹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3期

5 付云芝;杜玉扣;杨平;李津如;江龙;;单分散、小粒径金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增长[J];中国科学(B辑 化学);2006年05期

6 杨振;杨晓宁;徐志军;;金纳米颗粒周围水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11期

7 吕秉峰;李国平;罗运军;;金纳米颗粒的水相法合成及荧光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8期

8 王慧娟;薛晨阳;袁艳玲;;金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9 王国军;姚瑰玮;马士禹;陈邦林;;不同还原剂对金纳米颗粒合成的影响[J];化学世界;2011年03期

10 王健;王冬梅;李原芳;;半胱氨酸化学键合金纳米颗粒用于氧化性小分子可视化测定的载体研究[J];科学通报;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薇;席时权;王海水;;金纳米颗粒的组装和结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张超;张丫丫;肖宜明;董振超;徐文;;金纳米颗粒荧光光谱特性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张彩荣;曹淑妍;刘珍杰;马士禹;张云艳;陈邦林;;微纳氩、氮气泡对柠檬酸钠合成金纳米颗粒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4 乔金菊;刘丽峰;王旭;姜宏伟;郑鹉;贺淑丽;;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王乙潜;梁文双;;金纳米颗粒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史巍;鲁闻生;江龙;;尺寸可控的双溶性金纳米颗粒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珍杰;王国军;马士禹;张云艳;陈邦林;;不同还原剂对金纳米颗粒合成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田月;赵玉云;崔燕;蒋兴宇;;具有独特活性的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抗菌机制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冷飞;李英;甄淑君;李原芳;;基于金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测定阿莫西林[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张彩荣;吴善超;曹淑妍;马士禹;张云艳;陈邦林;;微纳氢气泡制备金纳米颗粒[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李林旭;纳米科技领域的“黄金热”[N];中国黄金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冯卫东 郑晓春;有无肺癌一“闻”便知[N];科技日报;2009年

3 秀 田;带金病毒“间谍”刺探细胞情报[N];大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元;多层壳包覆的功能化金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及液晶器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2 刘迪龙;金纳米颗粒有序结构的界面自组装及其电磁场耦合增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庄强;金纳米颗粒的静电自组装及其在界面可控成膜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易立志;金纳米颗粒阵列的电阻特性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5 马军;单颗粒暗场光散射成像:灵敏度、准确度提升及多靶物分析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6 易姿;基于金纳米颗粒和核酸的生物传感新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7 赵婧;基于金纳米颗粒构建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柴芳;基于金纳米颗粒生物探针的制备及其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西;金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及其用于细胞标记和肿瘤治疗[D];复旦大学;2012年

10 郭俊宏;碳化硅及金纳米颗粒表面结构诱导的荧光特性及其应用[D];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昕;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万晓燕;金纳米颗粒标记呼吸道合胞病毒入侵细胞的实时暗场光散射成像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3 闫彭;关于金纳米颗粒的复合基因载体的研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赵倩;基于金、银纳米簇构建化学/生物传感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萍;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小板衍生因子-BB和三磷酸腺苷[D];天津大学;2014年

6 孙浩帆;基于金纳米颗粒功能化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郝勇敢;二氧化钛基复合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性能调控[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8 张友琴;金纳米颗粒阵列后处理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辛艳;表面亲疏水性质渐变的球形金纳米颗粒调节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白志军;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法研究牛血清蛋白部分肽段和水相金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25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425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