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熔盐合成钛酸钡纳米线及其湿敏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9 17:55

  本文选题:熔盐法 切入点:BaTiO_3 出处:《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熔盐法操作简单,合成温度较其它合成方法低,合成的产物纯度高,在制备粉体材料的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多种前驱体,采用熔盐法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BaTiO3纳米线型材料,采用BET、DSC/TG、XRD、SEM、TEM等技术对样品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各实验参数对BaTiO3纳米粉体形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熔盐条件下纳米线材料的生长机理,同时,利用样品制备传感器,对其湿敏性能的改变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性能变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及时间、原料种类等因素都能影响BaTiO3纳米粉体的形貌。通过合理调节工艺参数,成功制备出BaTiO3纳米线结构材料,其形状规整,尺寸均一。此外,本文基于不同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本文研究了硝酸钡制备BaTiO3纳米线的生长机理,认为反应物在KCl熔盐中的溶解能力是生成BaTiO3纳米棒的关键。其次,发现反应物对湿敏性能有较大影响,Ba(NO3)2组和BaCO3组产物阻抗变化更大,呈现出更高的湿敏性能,各组样品的恢复速度较快,最快的恢复时间可达3s。
[Abstract]:The method of molten salt is easy to operate, the synthesis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synthetic methods, the purity of the synthesized product is high, and i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preparing powder material. In this paper, many kinds of precursors are used. BaTiO3 nanowire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were prepared by molten salt metho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was characterized by BET-DSC / TGSC-XRDX SEMTEM, and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n the morphology of BaTiO3 nano-powders were studied.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nanowire materials under molten salt was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e of humidity sensitivity of nanowires was studied by using sample preparation sens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the type of raw materials and other factors can affect the morphology of BaTiO3 nanowires. By adjusting the process parameters, the BaTiO3 nanowire structure materials a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In addition, based on differ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BaTiO3 nanowires prepared by barium nitrate was studi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olubility of reactants in the KCl molten salt is the key to the formation of BaTiO3 nanorods. Secondly, it is found that the reactant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humidity sensitivity. The impedance changes of the reactants in the groups of KCl and BaCO3 are larger, showing higher humidity sensitivity. The recovery rate of each group was faster and the fastest recovery time could reach 3 s.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32.35;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安荣;;湿敏功能陶瓷及其应用[J];仪表材料;1988年04期

2 刘博华,阴卫华,丛秀云,袁疆鹰,王天雕;铁系陶瓷湿敏材料掺杂改性与稳定性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93年02期

3 冉祥海,,张万喜,车吉泰,张彤,孙良彦;功能高分子湿敏材料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6年04期

4 庄宇红;;湿敏变色涂料[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2年01期

5 阴卫华;刘博华;沈瑜生;;碱金属掺杂的铁系陶瓷湿敏材料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1992年01期

6 ;湿敏变色涂料[J];涂料工业;1992年03期

7 王维彪,金长春,王永珍;多孔硅湿敏电容感湿机理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8 王树庄;吕冀濮;赵书元;许立娜;;使用尿布的科学[J];父母必读;1989年03期

9 林旭;雷元礼;刘敏;;湿敏功能陶瓷材料研究的进展[J];贵州科学;1991年04期

10 杨威;;我国专利中有关染(颜)料及着色剂部分介绍[J];染料工业;199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秋;吴立新;;商品高分子湿敏材料的结构分析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2 徐甲强;;后记[A];第六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金星;刘天模;李江;;国内外高分子电容式湿敏材料研究现状[A];海峡两岸第二届工程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幕杰;李扬;;聚炔湿敏材料的感湿特性[A];第六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彤;赵志勇;徐宝琨;曲大龙;全宝富;吴连海;王修中;张原军;吴家琨;韩晶波;;Sb_2S_5湿敏材料的特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徐天华;孙彬;;ZnCr_2O_4-V_2O_5-Li_2O-ZnO湿敏材料本体电导成因[A];第八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曲宝涵;周启河;徐明家;;LiZnVO_4感湿玻璃的制备及应用[A];第六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李扬;杨慕杰;佘勇;;含硅聚电解质/ZnO复合湿敏材料的感湿行为研究[A];第八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谭丽;王戈;杨穆;;一种具有分形结构的聚电解质-锂盐复合湿敏材料[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10 何小伟;郑志林;耿旺昌;;介孔SiO_2孔道结构调控及掺杂与其湿敏性能的关系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吕鑫;高分子湿敏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和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向威;功能性介孔化合物的设计及湿度传感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陈友汜;高分子及其复合湿敏、气敏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敏感特性[D];浙江大学;2007年

4 张维维;介孔SBA-15材料的官能化及湿敏和药物传输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蒋亚东;电子聚合物气、湿敏特性及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苏梅英;不同结构纳米ZrO_2材料的制备、湿敏特性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勇;钛酸铋基钙钛矿复合氧化物气、湿敏性能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8 王文闯;ZnO基传感器的气敏和湿敏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9 周铁莉;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薄膜的制备和湿敏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伟;熔盐合成钛酸钡纳米线及其湿敏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黄林;几种改性聚电解质湿敏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赵越;ZnCr_2O_4-V_2O_5-Li_2O-ZnO-SiO_2湿敏材料的研制及其抗干扰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姚宗武;有机季铵盐型高分子湿敏材料及其湿度传感器[D];浙江大学;2006年

5 佘勇;聚电解质电阻型湿敏材料及薄膜湿度传感器[D];浙江大学;2003年

6 贺媛;基于聚吡咯系列的新型湿敏材料的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邓超;基于高分子纳米复合物的湿度传感器及其湿敏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付恒磊;ZnCr_2O_4-V_2O_5-Li_2O-ZnO湿敏材料的性能优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9 李朋;聚电解质湿敏材料及其湿度传感器[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姜浩;钒钛酸掺杂聚苯胺薄膜的制备和湿敏性能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82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682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