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咪唑功能化COFs材料的构建及催化性能
本文选题: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 苯并咪唑 ; 参考:《兰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是一种晶型的、纯有机的、共价键连接的多孔材料。由于具有较低的密度、较高的稳定性、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易于功能化等特点,COFs材料在气体吸附/存储、光电和催化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有关功能化COFs材料报道还比较少。我们以苯并咪唑为功能化前体,设计合成了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的氮杂卡宾功能化的COFs材料,并实现了它们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1)以苯并咪唑为前体,合成了两种亚胺键连接的苯并咪唑功能化COFs材料,分别为COF-LZU30和COF-LZU31。COF-LZU30和COF-LZU31均具有规整的2D孔道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且能够在室温的条件下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由于咪唑催化活性位点在COF孔道内均匀的分布,COF-LZU31在非质子性溶剂中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活性高于其对应的均相体系。(2)在苯并咪唑功能化COFs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通过"bottom-up"和‘'post-synthesis"策略来构建氮杂卡宾功能化的COFs材料,并对'post-synthesis"策略对材料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同时,我们也尝试了氮杂金属卡宾功能化COFs材料的合成。
[Abstract]: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 is a crystalline, pure organic, covalently bonded porous material. Because of its low density, high stability,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easy functionalization, COFs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gas adsorption / storage, photoelectricity and catalysis.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ports about functionalized COFs materials. Benzimidazole and its derivatives of azacarbene functionalized COFs material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with benzimidazole as the functionalized precursor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were realized. In this paper, two kinds of benzimidazole functional COFs materials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benzimidazole as precurs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F-LZU30, COF-LZU31.COF-LZU30 and COF-LZU31 have regular 2D pore structure and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respectively. It can catalyze the condensation of Knoevenagel at room temperature. Becaus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sites of imidazole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COF channel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OF-LZU31 for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in non-proton solv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its homogenous system. (2) on the basis of benzimidazole functionalized COFs material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OF-LZU31 is higher than that of its homogenous system. We try to construct azacarbin functionalized COFs materials by "bottom-up" and post-synthesis strategies,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st-synthesis strategy on the stability of COFs materials.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also tried to synthesize the COFs materials of carbene functionaliz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8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D.Günther;R.Erckel;胡琴;;新的发萤光的苯并咪唑[1,2-a]喹啉[J];染料工业;1980年03期
2 张明哲,张晓林,何放;2-芳氧甲基和2-芳胺甲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6期
3 陈茹玉,刘天麟,左向日葵;某些1-酰基苯并咪唑及1-酰基咪唑衍生物的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4年03期
4 丁健;苯并咪唑-2-磺酸和2-氯苯并咪唑的大量制备[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年07期
5 杨一心,陈慰宗,陈立宇,刘文惠,王蕙贞,宋迪生;氯化稀土与苯并咪唑配合物的热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6 刘继德,李良学,李琴;含氟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施秀芳,张明杰,杨启超,蔡桂梅,李靖;手性双苯并咪唑化合物合成方法的改进[J];化学试剂;2001年06期
8 刘思全,杨春霞,李瑞香;2-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1年06期
9 许剑平;2-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J];化工时刊;2001年07期
10 路军,葛红光,白银娟;无溶剂微波照射下2-取代苯并咪唑的合成[J];有机化学;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勇;李剑利;王军绪;白银娟;杨秉勤;史真;;苯并咪唑环蕃的合成[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志昌;周成合;白雪;;含硫苯并咪唑环番的合成和分子识别[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师海雄;崔文辉;姚虹;张有明;魏太保;;超声辐射下2-芳氧甲基苯并咪唑-1-丙酰肼的合成[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周晓华;赵盼;吴海雷;;2取代苯并咪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孟江平;郑仕远;孙向卫;;酰胺类双苯并咪唑新型抗微生物化合物的合成研究[A];有机合成创新—产业化的新动力——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三届有机合成化学与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胡锦霞;蔡春;;鸟嘌呤电子等排体4-氟-6-甲基-1-H-苯并咪唑的合成[A];第二届全国精细化工药物(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周成合;刘志昌;宋九华;;新颖苯并咪唑环番的合成及荧光活性[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8 徐林飞;黄涵钊;白银娟;史真;;新型苯并咪唑-2-硫酮环蕃化合物的合成[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殷俊;刘梁;孟祥高;刘长林;;多苯并咪唑金属配合物——类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A];2011南湖学术论坛——生物无机化学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白银娟;徐林飞;张世平;王云侠;杨秉勤;史真;;新型苯并咪唑环蕃的合成[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可飞;新型苯并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庆文;脂肪酶催化拆分四氢苯并咪唑-5-羧酸酯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陆瑶;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反应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覃事栋;多苯并咪唑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活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5 张斌;新型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金属离子调控的发光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6 李剑利;苯并咪唑盐一碳单元转移反应及仿生合成新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顾焕;Mannich碱、四氢异喹啉及四氢-β-咔啉的仿生合成[D];西北大学;2007年
8 张妍;新型半乳糖和甘草次酸衍生的手性酮及含异VA唑环和苯并咪唑环类异羟肟酸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庄锐锐;含氮杂环配合物及金属离子液体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
本文编号:1846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846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