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直径对一维ZnO纳米结构的发光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21 16:19

  本文选题:ZnO + 光致发光 ; 参考:《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为了研制光电纳米器件,科学家对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合成、发光性质的研究、发现新材料以及在探索纳米科学中出现的物理问题非常感兴趣。ZnO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导体化合物材料,由于其在室温下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3.37 eV)和较高的激子束缚能(60 meV),一直是发光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且ZnO在紫外激光器和光发射二极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此外,一维ZnO纳米结构已经被认为是研究基础物理现象和应用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材料。所以,研究一维ZnO纳米材料光学性质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合成了直径调制的ZnO纳米线,即锥形纳米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电子衍射、和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合成的样品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着重地探讨了单根锥形ZnO纳米线上不同位置处的发光性质。通过对单根ZnO纳米线光致发光光谱的测试,发现直径大小不同则其近带边的发光峰位也不同。而利用空间分辨的光致发光成像技术得到的二维光致发光图像,进一步显示了纳米线上每个位置的综合光发射特性。并且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随着单根ZnO纳米线直径的减小其紫外发射峰发生了蓝移。此外,样品的二维光致发光强度分布图像表明整个纳米线发光强度的分布不均匀性。我们基于光致发光成像技术,莫斯—布尔斯坦效应和半导体理论对光谱的蓝移现象和强度分布给出了合理的理论解释。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develop optoelectronic nanodevices, scientists have studied the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s. The discovery of new materials and the physical problems that have emerg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nanosciences are very interesting. ZnO is a very important semiconductor compound material. Because of its wide band gap of 3.37eV) and high exciton binding energy of 60meV at room temperature, it has been a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ZnO ha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ultraviolet lasers and photoemission diodes. One-dimensional ZnO nanostructur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r studying basic physical phenomena and applied physical problem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optical properties of one-dimensional ZnO nanomaterials not only ha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The diameter-modulated ZnO nanowires, i.e. conical nanowir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he morphology,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synthesized ZnO nanowi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electron diffraction (SEM) and micro-Raman spectrometer. The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n the single conical ZnO nanowires we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Th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of a single ZnO nanowire are measured. It is found that the near band edge peak positions are different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The two-dimensional photoluminescence images obtained by the spatially resolved photoluminescence imaging technique further show the integrated photo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osition on the nanowires. Furthermore, the blue shift of the UV emission peak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diameter of single ZnO nanowires can be observed more intuitively. In addition, the two-dimensional photoluminescenc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mage of the sample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umin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whole nanowire is not uniform. Based on the photoluminescence imaging technology, the Moss-Burstein effect and the semiconductor theory, we give a reasonabl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the blue shift phenomenon and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spectrum.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雅谷;陆忠乾;逢蓉;俞志丰;程如光;;非晶态硅氢合金的光致发光[J];贵金属;1981年04期

2 曹先辉;杨汉嘉;;夜光皮件产品的研制——固体光致发光技术在皮件产品上的应用[J];皮革科技;1985年01期

3 周国定,曹开源,苏义盛,李登明;光致发光塑料的研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04期

4 ;光致发光粉面世[J];塑料科技;1995年02期

5 陈家荣;;硅纳米晶的光致发光研究[J];硅谷;2012年18期

6 何贤模;徐明;芦伟;;氮化硅薄膜的光致发光机制[J];材料导报;2012年19期

7 薛迪庚;光致发光——“夜光”印花[J];印染;1985年02期

8 张永祥,张弘,刘胜台;稀土光致发光塑料研究技术工作总结[J];塑料科技;1993年06期

9 赵星;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材料性能的光致发光实验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10 沈乐园;崔杨;周程;;热释光与光致发光技术测定累积剂量的比较[J];污染防治技术;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刚;丁维平;程光煦;章建荣;王敦辉;都有为;;束缚于13X分子筛的C_(60)光致发光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刘小兵;史向华;;多孔硅光致发光稳定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王萍萍;吴大军;陈国华;;聚芴/无机粒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4 周剑章;席燕燕;郭洪辉;林仲华;;导电聚合物对纳米半导体的光致发光的增强效应及其机理[A];全国第13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万寿科;卢励吾;陈廷杰;陆大成;刘祥林;王占国;;InGaN的光致发光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刘纯宝;王志光;臧航;宋银;金运范;魏孔芳;姚存峰;盛彦斌;马艺准;;高能重离子辐照注碳a-SiO_2薄膜的光致发光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曾宇昕;王水凤;程国安;肖志松;元美玲;;小束流稀土Nd~(3+)注入硅基薄膜材料结构及光致发光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8 元美玲;曾宇昕;王水风;;稀土Ce,Nd注入硅基薄膜光致发光特征[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9 翟斐斐;李祥;于宙;程兴旺;唐波;;微孔状ZnO薄膜的生长与光致发光性[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10 方应翠;章壮健;杨锡良;漆乐俊;李维卿;陆明;;纳米晶Si/二氧化硅体系的制备及光致发光增强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赵加积;为何起得早却赶个了晚集[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尹永琦;表面修饰ZnO纳米棒光致发光和表面增强光谱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杨涛;非水性sol-gel法合成稀土掺杂氧化铝的光致发光增强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新华;ZnS、ZnO、TiO_2微纳结构设计合成与光致发光、光电转换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丛伟艳;稀土掺杂包埋纳米晶硅硅基薄膜光学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朱江;硅纳米晶的光致发光增强及受激辐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6 陈匆;低维ZnO杂质缺陷行为及p型掺杂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云良;硅化镁LED材料的制备与器件的设计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汪桐宇;直径对一维ZnO纳米结构的发光性质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红;光致发光稀土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4 叶春暖;硅基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5 于奎龙;蝴蝶光致发光增强光学复合结构研究及仿生[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李曦;8-羟基喹啉金属络合物衍生物光致发光液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丁元力;6H-碳化硅(SiC)辐照特性的低温光致发光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昝祥;固相烧结多孔SiC的制备、结构、光致发光和电阻率[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9 秦建芳;光致发光稀土高分子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10 陈景东;水热腐蚀多孔硅的光致发光和光电导特性[D];汕头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19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919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6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