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铁材料铁酸铋掺杂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本文选题:第一性原理 + 掺杂铁酸铋 ; 参考:《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块状BiFeO_3(BFO)是ABO3扭曲钙钛矿结构,空间群是161_R3c相。铁酸铋在同一相中同时具有铁电性、铁弹性和铁磁性。多铁材料铁酸铋铁电转变温度TC=1103 K,G型反铁磁转变温度TN=643 K。对于铁酸铋来说,其内部的极化序和磁性相互耦合,会产生磁电耦合效应。铁酸铋的这些优点使其在智能设备、磁电传感器、自旋电子设备、存储器的材料制备上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铁酸铋结构的不稳定性、较弱的磁性以及较高的漏电流,这些缺点会阻碍铁酸铋磁电耦合效应的强度。A位阳离子一般情况贡献极性,B位阳离子一般情况贡献磁性,我们可以在A、B位替代掺杂合适的元素来改善铁酸铋的性能。本文的研究内容是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通过A、B位替代掺杂铁酸铋性能的改变。我们建立系列体系,研究体系的结构、电学性质、光学性质和磁性。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基于GGA+U的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纯铁酸铋和碱土金属Ca掺杂BiFeO_3在结构、电学、磁学、光学方面的性质,研究表明表明Ca替代BiFeO_3中Bi的位置,晶胞结构发生变化,从单相的斜六面体R3c变为两相共存结构(菱形R3c相和非极化立方FM-3M相)。同纯铁酸铋相比较,Bi位用Ca原子来替代会减小晶胞的尺寸,Fe-O-Fe键之间的角度减小,Fe-O键之间的长度增加。纯铁酸铋的带隙为2.60 eV,掺杂会带来费米能级的降低,从带隙可以看出Ca掺杂的BiFeO_3具有典型的半金属性质,自旋向上的态密度有一个较大的带隙1.92 eV,自旋向下的态密度带隙为零。由于价带处Ca引起态密度的增加吸收峰向较低的能量处蓝移。从光学性质可以分析电子结构的内在机理,研究各轨道电子间的相互作用,Ca掺杂后光学性质发生明显变化。BFO的静态介电泛函?1(0)为7.6,BFCO的静态介电泛函?1(0)为16.1。此外,Ca掺杂增强了铁酸铋的铁磁性,主要原因是尺寸效应和Fe-O-Fe键角的改变导致自旋的倾斜。(2)用第一性原理讨论稀土元素La,Gd,Er,Lu(按照每单胞0.2的量掺杂)和过渡金属Co共掺BiFeO_3的性质。从计算所得的态密度结果表明,稀土元素Er、La、Gd、Lu的4f和4d态与O2-离子的2p态,Bi+离子的6p态,Fe3+离子和Co3+离子的3d态之间存在杂化。La掺杂BiFe0.9Co0.1O3(BFCO)引起带隙能量降低到1.71 eV,Er掺杂使带隙能量降低到0.80eV,使体系变为半金属特性;Gd和Lu掺杂增强体系的金属性,BLuFCO和BGdFCO的态密度图和能带图说明Lu和Gd元素掺杂使体系从半导体状态变为导体状态。BEFCO,BLaFCO,BGdFCO和BLuFCO的整体磁矩分别为4.901,4.896,9.268和4.816B。Bi0.8La0.2Fe0.9Co0.1O3、Bi0.8Gd0.2Fe0.9Co0.1O3、Bi0.8Er0.2Fe0.9Co0.1O3、Bi0.8Lu0.2Fe0.9Co0.1O3的静态介电常数1(0)分别为7.1,7.4,9.2和10.5。此外掺杂明显增强反射率和折射率,稀土(尤其是Lu(4f14)和Gd(4f7))元素的4f电子对介电函数?()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光学跃迁主要来源于O-2p态价带到Fe-3d态或者Lu/Gd的4f导带的电子转移。以上结论表明BLuFCO和BGdFCO体系在制备光伏设备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Abstract]:BiFeO _ 3 ( BFO ) is an ABO3 - twisted perovskite structure , and the space group is 161 _ R3c phase . In the same phase , bismuth ferrite has ferroelectricity , iron elasticity and ferromagnetism . ( 2 ) The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La , Gd , Er and Lu (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0.2 % per unit cell ) and the transition metal Co co - doped BiFeO _ 3 were discussed by the first principl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magnetic moments of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Er , La , Gd and Lu and the 3 d states of the transition metal Co are respectively 4.901 , 4.896 , 9.268 and 4.816B . Bi0.8Sr0 . 9Co0 . 1O3 , Bi0.8Gd0 . 9Co0 . 9Co0 . 1O3 , Bi0.8Gd0 . 9Co0 . 9Co0 . 1O3 , Bi0.8Er0 . 9Co0 . 9Co0 . 9Co0 . 1O3 , Bi0.8Er0 . 9Co0 . 9Co0 . 9Co0 . 1O3 , Bi0.8Er 0 . 9Co0 . 9Co0 . 9Co0 . 9Co0 . 1O3 , Bi 0 . 8Er0 . 9Co0 . 9Co0 . 9Co0 . 1O3 , Bi 0 . 8Er0 . 9Co0 . 9Co0 . 9Co0 . 1O3 , Bi 0 . 8Er0 . 9Co0 . 9Co0 . 9Co0 . 9Co0 . 1O3 , Bi0.8Er0 . 9Co0 . 9Co0 . 9Co0 . 1O3 , Bi 0 . 8Er0 . 9Co0 . 9Co0 . 9Co0 . 9Co0 . 1O3 , Bi0.8Er0 . 9Co0 . 9Co0 . 9Co0 . 1O3 , Bi 0 . 8Er0 . 9Co0 . 1O3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巍;朱嘉琦;武洪臣;张华芳;崔向中;;四面体非晶碳结构建模的第一性原理模拟方法[J];功能材料;2010年S2期
2 陶辉锦;陈伟民;王赫男;;镍晶格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材料导报;2009年18期
3 梁景南;符春林;蔡苇;郭倩;张朝阳;;铟掺杂二氧化锡透明导电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S2期
4 胡盟;程杰;何巨龙;;新型立方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苏昀;吴晓静;权俊杰;于亚鹏;;甲基苯丙胺在水溶液中第一性原理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3年10期
6 李培芳;包刚;;金属元素镁高压属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7 江勇;许灿辉;蓝国强;;金属氧化物表面与界面的第一性原理热力学:一个研究实例(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3年01期
8 黄元春;肖政兵;张欢欢;刘宇;;平衡相对Al-7.8Zn-1.6Mg-1.8Cu-0.12Zr铝合金性能影响:第一性原理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14年03期
9 李淼泉;姚晓燕;;应用第一性原理研究置氢α钛晶体的电子结构和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05期
10 魏娜然;温斌;宫长伟;马红军;李廷举;;新金刚石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晓庶;Walter R.L.Lambrecht;;半导体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2 郑晓;陈冠华;;开放电子体系的第一性原理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宋庆功;褚勇;王艳波;耿德平;郭艳蕊;;有序α-(Al_(1/4)Cr_(3/4))_2O_3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4 孙学勤;周树兰;林娜;李良;张玉芬;赵显;;关于金刚石的硬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安;舒翠翠;刘立胜;翟鹏程;;双填充方钴矿电子结构和电传输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曾凡林;孙毅;;PVDF单链拉伸的第一性原理模拟[A];第七届海峡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潘红亮;王月花;;铁酸铋光学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宋庆功;王延峰;康建海;严慧羽;;第一性原理方法在插层化合物Li_xTiS_2结构与性能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红;邓莉;刘雷;杜建国;;MgSiO_3熔体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10 平飞林;蒋刚;张林;朱正和;;~3He对LaNi_5储氚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金平;水溶液环境羟基磷灰石/钛界面结构与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龚奎;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及自旋相关器件量子输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3 崔琳;Si-C-N三元系中新型亚稳相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孙瑜;若干半导体非晶化相变的结构及化学键演化规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李晨辉;纳米线,纳米岛和薄膜生长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6 李国豹;三种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姚路驰;半导体纳米线成核生长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8 容青艳;掺杂改善BiFeO_3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宁锋;基于InAs纳米体系的电子结构和输运特性第一性原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10 张小乐;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深紫外氟化物晶体及复杂氧化物的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正交系超硬材料bc-BC_xN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乌日勒;三元混晶GaAs_(1-x)Sb_x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尹梦园;掺杂CoO与铁磁体/MoS_2界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4 牛之慧;单相多铁性体CaMn_7O_(1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金元俊;压力下122系铁基超导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蓉芳;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永真;Ba_2Ti_2Fe_2As_4O和CaIr_2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马静;纳米拓扑绝缘体(01ī5)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元元;掺杂ZnO和In_2O_3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胡京;几种Ⅱ-Ⅳ-Ⅴ_2型黄铜矿半导体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82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98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