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结构厚截面三维机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对比
本文选题:碳纤维 +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 ; 参考:《纺织学报》2017年09期
【摘要】:为准确分析不同结构厚截面复合材料不同方向上的弯曲性能差异,通过设计织造三向正交、浅交直联、浅交弯联3种典型机织结构的厚截面碳纤维三维机织物,并采用真空辅助树脂成型工艺制备了近似纤维体积含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对其进行了XYZ方向的弯曲实验。结果表明:三向正交结构由于内部纤维束近似平直,碳纤维束自身性能得到最大利用,对应复合材料经向弯曲强度最好;浅交直联结构复合材料的Z经和Z纬弯曲强度累加值最大,其厚度截面上的综合弯曲性能最好,且其他各方向的弯曲强度较为均衡;浅交弯联结构内部纱线交织摩擦损伤严重,且经纱屈曲程度最大,对应复合材料经纬向弯曲性能均为最差。
[Abstract]:In order to accurately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flexural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thick cross-section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three typical woven fabrics with thick cross-section are designed and woven. The carbon fiber composite plate with similar fiber volume content was prepared by vacuum assisted resin forming process and the bending experiment in XYZ direction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inner fiber bundle being approximately flat, the properties of the carbon fiber bundle are maximi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ridional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is the best. The accumulated values of Z warp and Z weft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are the largest, the comprehensive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thickness section is the best, and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other directions is more balanced, and the interwoven friction damage of the shallow-cross straight structure yarn is serious. The flexural degree of warp yarn is the largest, and the warp and weft bending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are the worst.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东华大学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5PJC0002)
【分类号】:TB332;TS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萍;李发学;俞建勇;;缝纫工艺对缝纫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贾娜;李嘉禄;;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研究进展[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程灿灿;刘兆麟;;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研究进展[J];产业用纺织品;2012年04期
4 万明达;李亚滨;;三维机织角连锁织物复合材料的加工与弯曲性能测试[J];山东纺织科技;2012年03期
5 沈美玲;三向石英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测试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1993年04期
6 刘兆麟;;减纱工艺对变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4年02期
7 于佩志,张涛,王晓薇;2.5D石英纤维织物增强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测试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2004年05期
8 胡春平;刘丽;姜波;黄玉东;;高硅氧/有机硅复合材料高温弯曲性能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12年05期
9 刘兆麟;刘丽芳;俞建勇;;变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净形制备及弯曲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10 朱颐龄;论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国腾;王巍;;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测试的研究[A];2012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嘉禄;焦亚男;孙其永;;搭接长度对缝合连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李姗;王春红;易升桂;王瑞;马崇启;;苎麻/热固性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弯曲性能研究[A];第十九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齐忠新;燕瑛;刘玉佳;;湿热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研究进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5 田亮;汪海;;HRM2/HF10A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压板弯曲性能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时光辉;杨庆生;张蕾;;组合结构形状记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壳弯曲性能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肇研;孙莉莉;蔡吉U,
本文编号:2016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016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