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多糖绿色合成纳米银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响应面优化
本文选题:余甘多糖 + 纳米银 ; 参考:《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7年08期
【摘要】:为了优化绿色合成的余甘多糖制备纳米银复合粒子的制备,以余甘多糖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将AgNO_3中的Ag+还原为纳米级别的银单质。以AgNP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为响应值,研究AgNO_3与多糖体积比、NaCl体积、紫外照射时间对AgNPs制备工艺的影响,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的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分析方法确定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合成的AgNPs粒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最终确定最优AgNPs制备条件为:AgNO_3与多糖体积比2∶1(m L/m L)、NaCl体积为1.5 m L、紫外照射时间为1h,测得抑菌圈直径大小为2.79±0.01 cm。
[Abstract]: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of nano-silver composite particles by green synthesis of glycosaminoglycan, Ag in Agno _ 3 was reduced to silver nanoparticles. The effect of AgNPs on the preparation of AgNPs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inhibitory circle of AgNPs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as response value. The ratio of AgNO3 to polysaccharides: NaCl volume and irradiation time of purple we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ox-Benhnken central combination experiment, three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een synthetic AgNPs particles had significant bacteriostatic effect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AgNPs were as follows: the volume ratio of 1: AgNO3 to polysaccharide was 2:1 (mL / mL) NaCl volume was 1.5 mL, the irradiation time of purple was 1 h, and the diameter of inhibition circle was 2.79 卤0.01 cm.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天然产物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1694;81673542) 园艺学院青年骨干培养基金(612014007)
【分类号】:TB383.1;TQ13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德武,刘雯;纳米银钛健康玻璃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建材;2005年05期
2 孙宗招;李帅;张宁;董敏敏;冯路平;许玉娇;王桦;;明胶纳米银的一锅式合成及其高效催化性能的研究[J];化学传感器;2014年01期
3 谭富彬,赵玲,刘林,李茜;纳米银粉的液固相化学制备方法及特性[J];贵金属;1999年03期
4 肖旺钏;林梅;赖文忠;王仁章;张丽华;;水热合成不同形貌纳米银[J];三明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廖学红,朱俊杰,邱晓峰,赵小宁,陈洪渊;类球形和树枝状纳米银的超声电化学制备[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华明扬;翁永珍;梅成国;张成权;王宏谟;;新型纳米银系列抗菌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安徽化工;2008年05期
7 汤亚芳;蒋治良;梁爱惠;龚琦;;铜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纳米银-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过氧化氢[J];冶金分析;2009年03期
8 廖学红,李鑫;电化学制备纳米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9 于伟;;萃取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有机流体[J];现代化工;2007年S1期
10 耿志旺;王卉;林昌健;;电化学沉积含纳米银羟基磷灰石涂层及抗菌性能研究[J];电化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峰;刘明轩;陈亦力;李锁定;李天玉;;超滤膜分离纯化纳米银的应用研究[A];第四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一;黄乃红;柳学全;霍静;;纳米银的原位还原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陈梅;丝素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改性整理[D];苏州大学;2014年
2 李小丽;纳米银的环保制备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3 朱传增;纳米银的油水界面法合成、表征及其修饰[D];东华大学;2012年
4 佘博西;放射状褶皱结构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纳米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5 杨治林;原位合成法制备高分散性纳米银胶及其复合材料[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6 马明;纳米银/碳复合体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7 张泽升;纳米银焊膏粘接接头的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50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050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