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碳基复合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9-12 13:50
【摘要】:纳米材料科学是现代科学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领域,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领域。纳米材料的种类繁多,并且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根据不同的材料种类有不同的合成制备方法以及对应的表征手段。在诸多纳米材料中,碳基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电学、光学、力学等物理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传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类生物传感器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得益于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发展并与其有机融合结合,因此,拥有其他传感手段无法比拟的快速、精确、灵敏、便携等优势,在生物医学和环境检测等领域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将纳米材料与电化学生物传感相结合,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1、使用水热法以PMAA(聚甲基丙烯酸钠)为原料合成了荧光碳点,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碳点对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优良的催化氧化特性,制备了碳点/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证实该电化学传感器对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够用于同时检测两种物质。2、使用等离子溅射法辅助制备了壳-核结构的碳纤维/氧化锌复合材料,并表征了其微观结构。利用其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制备了电化学传感器用于AA(抗坏血酸)和UA(尿酸)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拥有优异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应用前景。
[Abstract]:Nanomaterials science 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ield in modern science. It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studied since its birth and has become a relatively mature field of technology.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nanomaterials, and they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kinds of materials, there are different synthetic methods and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Carbon-based materia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biosensor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electricity, optics, mechanics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Among all kinds of biosensors,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benefit from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nano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ir organic fusion. Therefore,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rapidity, accuracy, sensitivity, portability and so on, which can not be compared with other sensing methods. I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biomedicine and environmental det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nano-materials were combined with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and the following main work was carried out. The fluorescent carbon point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PMAA (polymethacrylate) as raw material. Carbon point /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prepared by using the excellent catalytic oxi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point p-hydroquinone and catechol,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has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for hydroquinone and catechol, and can be used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two kinds of substances. Carbon fiber / zinc oxide composite with shell core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plasma sputtering. Its micro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ased on its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were prepared for the detection of AA (ascorbic acid) and UA (uric aci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de has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and has a certain prospect of clinical diagnosis.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3;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纳米材料[J];新型建筑材料;2000年09期

2 杜仕国,施冬梅,邓辉;纳米材料的特异效应及其应用[J];自然杂志;2000年02期

3 ;纳米材料 新世纪的黄金材料[J];城市技术监督;2000年10期

4 ;什么是纳米材料[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05期

5 邹超贤;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J];广西化纤通讯;2000年01期

6 吴祖其;纳米材料[J];光源与照明;2000年03期

7 ;纳米材料的特性与应用方向[J];河北陶瓷;2000年04期

8 沈青;纳米材料的性能[J];江苏陶瓷;2000年01期

9 李良训;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J];金山油化纤;2000年01期

10 刘冰,任兰亭;21世纪材料发展的方向—纳米材料[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少强;邱化玉;;纳米材料在造纸领域中的应用[A];'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云扬;余涛;李艳军;;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4 钟家湘;葛雄章;刘景春;;纳米材料改造传统产业的实践与建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高善民;孙树声;;纳米材料的应用及科研开发[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6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7 金一和;孙鹏;张颖花;;纳米材料的潜在性危害问题[A];中国毒理学通讯[C];2001年

8 张一方;吕毓松;任德华;陈永康;;纳米材料的二种制备方法及其特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古宏晨;;纳米材料产业化重大问题及共性问题[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10 马玉宝;任宪福;;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建人;我国出台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记者 王阳;上海形成纳米材料测试服务体系[N];上海科技报;2004年

3 ;纳米材料七项标准出台[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通讯员 韦承金邋记者 冯国梧;纳米材料也可污染环境[N];科技日报;2008年

5 廖联明;纳米材料 利弊皆因个头小[N];健康报;2009年

6 卢水平;院士建议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与毒性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任雪梅 莫璇;中科院纳米材料产业园落户佛山[N];佛山日报;2011年

9 实习生 高敏;纳米材料:小身材涵盖多领域[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军;纳米材料加速传统行业升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杨;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艳丽;基于氧化钛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勇权;含铕稀土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曹仕秀;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廖蕾;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催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胥明;一维氧化物、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7 李淑焕;纳米材料亲疏水性的实验测定与计算预测[D];山东大学;2015年

8 范艳斌;亚细胞水平靶向的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丁泓铭;纳米粒子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骆凯;基于金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生物分子化学发光新方法及其应用[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芸颉;卟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武;层状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小芳;基于纳米材料/聚合膜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小分子多组分的检测[D];西南大学;2015年

4 王小萍;基于金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建华;金纳米材料的修饰及其纳米生物界面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魏杰;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光热毒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华艳;改性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胡雪连;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荧光传感体系的构筑[D];江南大学;2015年

9 黄樊;氧化钴基催化材料形貌、晶面控制与催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周佳林;新型核壳结构金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光热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39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239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6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