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碳纳米纤维负载氧化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发布时间:2018-10-16 22:13
【摘要】:为改善NiO的导电性及比表面积,进而提高其比电容,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及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以碳纳米纤维(carbon nanofiber,CNF)为核、超薄的NiO纳米片为壳的CNF@NiO复合材料。实验研究了纺丝电压及尿素加入量对材料形貌的影响,并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纺丝电压为12kV及Ni(NO_3)_2·6H_2O/尿素的比例为1/3时,可以得到形貌良好的CNF@NiO复合材料;当电流密度为0.5A/g时,CNF@NiO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为305F/g。对比其他NiO基材料,说明通过构建以电导率优良的CNF为核、NiO纳米片为壳的复合材料能有效提高NiO的比电容。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NiO and increase its specific capacitance, CNF@NiO composites with carbon nanofibers (carbon nanofiber,CNF) as core and ultrathin NiO nanochips as shell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static spinning and hydrothermal synthesis. The effects of spinning voltage and urea content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materials 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were measur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constant current charge-discharg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pinning voltage is 12kV and the ratio of Ni (NO_3) _ 2 6H_2O/ urea is 1 / 3, the CNF@NiO composite with good morphology can be obtained, and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CNF@NiO composite is 305F / g when the current density is 0.5A/g. Compared with other NiO based materials,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NiO can be effectively increased by constructing NiO nanocomposites with good conductivity CNF as core and NiO nanochip as shell.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1jdhz37,xjj2014136)
【分类号】:O646;TB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唐天地;陈久岭;李永丹;;碳纳米纤维在浓硝酸-浓硫酸溶液中表面氧化对其负载的Pd-Pt催化剂颗粒分散状态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1期

2 郭丽萍;白杰;梁海欧;李春萍;孙炜岩;孟庆润;;静电纺丝基碳纤维载纳米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J];无机材料学报;2014年08期

3 滕文生;崔文国;李孝红;;钇掺杂TiO_2纤维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09期

4 胡军成;周贤龙;周腾飞;李潇婷;成文戈;;钛酸铋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在降解卟啉类分子中的应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张兵,郭燕川,陈丽娟,彭必先;载气对注入CVD法制备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纤维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4年22期

6 徐淑芝;董相廷;盖广清;刘桂霞;王进贤;鲁统晓;;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CeO_2纳米管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12年05期

7 章文君;高乃兵;胡晓翠;;二硫化钨夹层化合物制备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3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萍;刘东;由天艳;;基于新型氮掺杂碳纳米纤维的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1分会: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C];2014年

2 任韬;斯阳;丁彬;;静电纺磁性高介孔性碳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分离研究(英文)[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王琦;柳欢;白杰;;静电纺丝制备多孔碳纳米纤维[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1分会: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C];2014年

4 李建军;姚永涛;李铭伦;;静电纺丝技术在制备二氧化硅超有序结构上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1分会: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C];2014年

5 倪向颖;范磊;郭荣;;NiO@S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6 张朕;宋薇;赵冰;王策;卢晓峰;;静电纺丝法制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及其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1分会: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C];2014年

7 杨晓华;杨化桂;李春忠;;{001}晶面主导的锐钛二氧化钛纳米片的热稳定性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虞梦娜;杜祝祝;林进义;解令海;黄维;;萘酰亚胺基有机纳米片的二维生长和纳米复合[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9 张桥;;银纳米片的胶体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10 张明文;王心晨;;共聚合改性的氮化碳纳米片的合成、表征及其光解水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立波;纳米纤维素及其碳化材料增强热塑性塑料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李妙鱼;碳纳米纤维膜为载体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郭琬;铋系氧酸盐的形貌调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文东;BiOBr和C_3N_4的制备、表征及可见光催化氧化罗丹明B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李蓓蓓;富含{001}晶面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胡晨晖;基于层状铌酸钾和α-磷酸锆的光降解和烯烃环氧化催化剂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王泳娟;基于Ni-In LDHs的生物大分子有序组装及红外辐射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徐晶;MS_2(M=Mo,W)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周晓丽;二硒化钼基低维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电子结构调控及电催化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0 Shaista Qamar;超薄二氧化钛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光还原CO_2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惠;镍钴基硫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超电容性能[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2 丁稳;血红蛋白直接电化学行为及构建水合肼生物传感器[D];东南大学;2015年

3 郭耀芳;三维多孔复合双功能电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历历;碳纤维基电极电化学传感功能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5 王琦;碳纤维载银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苯乙烯氧化反应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6 曹树波;碳纳米纤维负载铁钴镍材料的制备及其氧还原催化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斌;碳纳米纤维/贵金属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8 李显华;TIO2/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9 曹国林;三维碳纳米纤维负载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复合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氧析出[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王凯;碳纳米纤维的表面聚合物功能化[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75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275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d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