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刺是广泛生长在东亚、北美和东欧的一种重要经济植物,其种籽中含有丰富的油脂。白刺籽粕,作为白刺籽提油后的副产品,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自然降解等诸多优点,然而大量废弃的白刺籽粕并未得到有效利用,被视为农业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通常被掩埋或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实现白刺籽粕的有效资源化,本文首先以白刺籽粕粉末为基材,与传统的吸油树脂相结合,致力于制备一种成本低、环境友好型的高吸油性复合树脂,有效解决传统吸油树脂生产成本高、吸油倍率低、吸放油可逆性差等缺点;此外,利用白刺籽粕与月桂酸结合制备亲油性的缓释载体。将所制备的高吸油复合树脂和缓释载体分别应用于油品回收和农药缓释等领域,并考察了高吸油树脂和缓释载体的吸附、释放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白刺籽粕接枝高吸油树脂NSMs-g-P(MMA-co-BA)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以白刺籽粕(NSMs)为基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高性能吸油树脂NSMs-g-P(MMA-co-BA)。利用FTIR、SEM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NSMs、BPO、MBA用量及单体配比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SMs-g-P(MMA-co-BA)是一种表面交联型复合物,NSMs在复合物中呈弥散状分布,起到骨架支撑作用。制备树脂的最佳条件为:m(BA):m(MMA)=1:1,ω(BPO)=0.7%,ω(MBA)=0.04%,ω(NSMs)=3.1%,于70°C下反应70 min。室温下NSMs-g-P(MMA-co-BA)对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和四氯化碳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31.6 g/g、36.7 g/g、24.4 g/g、18.5 g/g、32.4 g/g,吸附平衡时间约50 min。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大小为: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甲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该树脂对工业机油、油水混合物和水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31.7 g/g、24.7g/g、0.09 g/g。(2)NSMs-g-P(MMA-co-BA)高吸油树脂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应用研究以白刺籽粕(NSMs)为基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高性能吸油树脂NSMs-g-P(MMA-co-BA)。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电子扫描电镜(FE-SEM)表征中间物及产物的结构。考察了该复合树脂的吸附性能、再生性、保油性、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NSMs-g-P(MMA-co-BA)对润滑油、菜籽油、柴油和汽油的吸附量分别为29.9 g/g、20.0 g/g、18.2 g/g和15.8 g/g;多次吸附后,该树脂的吸附性能仅有轻微的减弱;吸附热力学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复合物理-化学且自发的放热过程。总的来说,合成的树脂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优秀的骨架结构,在油水分离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此外,这种方法也可以拓展到合成具有类似结构的其他生物资源的有机复合材料领域。(3)月桂酸改性白刺籽粕对溴氰菊酯的控制释放研究为了缓解农药残留物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一种安全的、友好的、可信赖的农药使用方法是极有必要的。据此,我们利用月桂酸改性白刺籽粕制备一种具有控制释放性能的新型农药载体(LA-NSMs)。通过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电子扫描电镜(FE-SEM)和接触角实验来表征产物的结构。溴氰菊酯(DEL)作为样本农药来检测LA-NSMs载体的控制释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A-NSMs对DEL的饱和吸附量是1068 mg/g,且DEL负载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LA-NSMsDEL的控制释放行为对环境温度、土壤湿度、土壤pH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根据以上分析可知,LA-NSMs具有超强的亲油性、优良的负载释放性能和自然降解能力,并且能被广泛应用在农药缓释领域。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324.8;TB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峰;项尚林;邹巍巍;黄琼;段佳巍;;稻壳添加高吸油聚氨酯泡沫的制备及性能[J];现代化工;2013年11期
2 王玉玲;马挺军;张建秋;曾会明;;白刺籽油的萃取及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12年08期
3 哈丽丹·买买提;阿不利米提;库尔班江·肉孜;阿里木江;;脂肪酶催化合成纤维素-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聚合吸油材料[J];高分子通报;2011年05期
4 屠宝玉;贾美慧;李立新;;植物油脂体及其结构蛋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5 哈丽丹·买买提;库尔班江·肉孜;;纤维素-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聚合吸油材料的表征及其吸油性能[J];石油化工;2010年12期
6 冯云子;冯淑环;殷丽君;李刚;程永强;;白刺主要功能性成分及其功效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7期
7 柳颖;徐明;张洪林;李长波;马慧贤;;高吸油树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年09期
8 ;Bioremediation of Oil Spills in Cold Environments: A Review[J];Pedosphere;2009年03期
9 W.S.Wan Ngah;M.A.K.M.Hanafiah;;Biosorption of copper ions from dilute aqueous solutions on base treated rubber (Hevea brasiliensis) leaves powder: kinetics, isotherm, and biosorption mechanism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8年10期
10 丁晨旭;索有瑞;李玉林;王洪伦;王凌云;王小艳;;复合白刺籽油软胶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8年01期
,
本文编号:
2497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49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