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石墨烯-铝基纳米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发布时间:2020-03-22 09:11
【摘要】:传统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均匀无序分布,此类复合构型在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也较大幅度地牺牲材料的塑韧性,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反观自然生物材料(如骨头、木和贝壳)经过长期的进化而拥有精细的复合构型,充分发挥构型与复合的双重效益,具有优异的强韧化匹配。启迪于贝壳珍珠层叠层结构及其强韧匹配的构效关系,本论文在仿生纳米叠层构型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增强Al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仿生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片径对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实现复合材料强度与塑性匹配的优化条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和制备不同横向片径大小的氧化石墨烯。利用超声分散实现小片径氧化石墨烯的单层分散。选择大片径的氧化石墨作为起始材料,通过精确调控化学氧化的时间与温度,以及后续超声处理的功率等参数,制备出较大片径的氧化石墨烯。三种氧化石墨烯的横向片径范围从亚微米到十几个微米,涵盖由剪切延滞理论所估算的临界值,可作为增强体模块并为后续制备复合模块奠定基础。2.实现石墨烯在铝基体中的有效均匀分散,采用改进的粉末冶金技术路线,实现块体仿生纳米叠层rGO/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首先利用湿法球磨制备具有高径厚比的微纳米片状Al粉作为基体模块,基于静电吸附机制的混合工艺以及后续热还原处理实现rGO/Al基复合模块的制备。采用冷压-真空烧结-热轧制等工艺实现rGO/Al基复合模块的自组装和致密化,制备致密且高度有序的rGO/Al基叠层复合材料。rGO/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表征显示了高度有序的精细纳米叠层结构以及界面处rGO的分布与形貌。3.分析不同横向片径rGO对仿生纳米叠层构型rGO/Al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实现石墨烯/Al基纳米叠层复合材料强度与塑性匹配的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片径显著影响了仿生纳米叠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石墨烯片径较小时,复合材料的强度随着片径增大而增大,但妥协了延展性。当石墨烯的片径足够大时,其强度略有下降,但其延展性恢复到与纯Al基体相当。大横向片径的石墨烯有利于实现仿生纳米叠层复合材料的强度与塑性的良好平衡。本研究显示了增强体的尺寸效应和复合材料的构型设计对实现金属基复合材料强韧化的重要意义,为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图文】:

复合材料,基体,硕士学位论文,形变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入可有效阻碍位错长程运动,加上其有效传递载荷的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服)强度相对于基体有较高的提升。而也可能是基体晶界处引入的增强相增大形变过程中界面处的应力集中,进而使复合材料在界面处容易先产生裂纹并且有有效阻止后续的裂纹扩展,最终导致复合材料韧(塑)性降低。

示意图,不均匀结构,增强体,高含量


有分离高含量增强体的不均匀结构的示意图。(b)Al2O3短纤维团结构[16]。具有分级混杂增强体 50 vol.% SiCp/6061Al 复合材料的(c) 团聚复合颗粒的均匀分布和 (d) 团聚相与基体的良好结合。chematic illustrations of microstructural inhomogeneity with isolated rse. (b)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6061Al composites reinforced fromAs[16]. Microstructure of 50 vol.% SiCp/6061Al composite with hybrid ]: (c)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composite agglomerate particles anbonding between the agglomerate and matrix.棒状/层状/环状高含量增强体的不均匀结构复合材料,其或二维是连续的, 如图 1-3(a)所示。 Zhang 等[18, 19]通过结合真空压力浸渍法和挤压工艺成功制61Al 复合材料。它是由 45vol.%SiCp-6061Al 复合芯棒作为l 作为基体,如图 1-3(b-c)所示。直径 560 μm 的 45 vol.%有效地承载应力,,同时,相邻芯棒间的基体区域最大距离地承受应变和钝化裂纹,甚至在芯棒断裂后承担部分载荷1Al 复合材料相比,这种 MMCs 的断裂韧性提高了 35.1Al(见图 1-3(d))。实验数据还表明了这种多芯复合材料显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琳;;石墨烯产业前沿技术发展方向研究[J];新材料产业;2019年09期

2 赵慧江;;改性石墨烯增强丁腈橡胶性能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设备工程;2019年20期

3 彭鹏;刘洪涛;武斌;汤庆鑫;刘云圻;;氮掺杂石墨烯的p型场效应及其精细调控(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9年11期

4 林玲;王威;唐正霞;刘季锦花;赵婷婷;张昕曜;;退火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影响[J];电子器件;2019年05期

5 吴颖;郭昱良;章泽飞;桂馨;;石墨烯量子点的光热和光动力效应在杀菌中的应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5期

6 赵竞;史群;陈客举;王德财;尹冬松;;多层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研究[J];科技风;2019年32期

7 吾化信;;石墨烯具有驱蚊功效[J];人造纤维;2019年05期

8 丁海涛;黄文涛;邓呈逊;;氧化石墨烯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21期

9 刘巍;吕婷;陶美娟;;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石墨烯材料中11种微量元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9年10期

10 慈海娜;孙靖宇;;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粉体石墨烯的制备及能源领域应用[J];科学通报;2019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靳磊;于庆河;刘皓;张铭;刘凯歌;李凯;;石墨烯分散及其对防腐性能影响规律研究[A];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C];2019年

2 王庆国;张炜;王凯;王莎莎;;石墨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展望[A];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年

3 刘东;李丽波;由天艳;;电化学制备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在催化氧气还原反应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4 王莹;刘子顺;;通过缺陷设计实现石墨烯的自发卷起和组装[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18年

5 郑龙;许宗超;张立群;温世鹏;刘力;;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以及工业化应用[A];第十四届中国橡胶基础研究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8年

6 邢瑞光;李亚男;张邦文;;功能化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A];2019年第四届全国新能源与化工新材料学术会议暨全国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9年

7 高超;方波;;石墨烯宏观组装及多功能复合材料[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8 李永军;杨阳;戴静;黄晓宇;;功能化石墨烯、氟化石墨烯及石墨烷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O:共价骨架高分子与二维高分子[C];2017年

9 梁秀敏;江雷;程群峰;;仿生石墨烯纤维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10 方浩明;白树林;;三维石墨烯填充高导热弹性体[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诺奖得主科斯提亚·诺沃肖洛夫:重庆石墨烯产业大有可为[N];重庆商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樊小帅;石墨烯引领采暖新风尚[N];延安日报;2019年

3 宗华;科学家发明石墨烯染发剂[N];中国科学报;2018年

4 沈春蕾 刘言;金属所氧化石墨烯实现绿色制备[N];中国科学报;2018年

5 记者 秦志伟;规模制备石墨烯技术取得新进展[N];中国科学报;2017年

6 记者 赵婵莉;宁夏汉尧入选工信部石墨烯“一条龙”应用计划[N];华兴时报;2019年

7 范凌志;石墨烯电池,让手机告别“每日一充”?[N];环球时报;2019年

8 记者 袁静娴;打造石墨烯产业的华为[N];深圳商报;2019年

9 艾班;石墨烯生物材料制备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4年

10 柯伟;石墨烯基础应用研究获新进展[N];科学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晓冬;电子注激励石墨烯产生太赫兹辐射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曾省忠;基于AFM的石墨烯表面纳米摩擦研究[D];东华大学;2019年

3 杨宁;石墨烯—碳纳米管三维复合物的甲烷吸附行为机理与机械电子性能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秦凯强;三维纳米多孔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超电容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5 王文洁;Dirac材料-拓扑绝缘体和石墨烯薄膜的电输运性质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6 Fakhr E Alam;通过形成三维石墨烯微观网路结构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导电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8年

7 何东旭;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8 王学军;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及光电探测技术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9 郑贤宏;高性能石墨烯纤维及其柔性超级电容器研究[D];东华大学;2019年

10 邢睿;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波导和可调微纳光器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玲;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2 张森;多晶铜-石墨烯层状复合材料的剪切力学行为[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年

3 吴永强;锰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王延伟;不同尺寸单晶石墨烯的制备及表面等离激元成像检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5 汤文帅;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镀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6 刘佛送;MOF衍生物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7 刘明辉;石墨烯材料在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8 赵欣悦;双频天线及石墨烯可重构天线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9 张茵;基于金纳米颗粒/石墨烯修饰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刘汗清;石墨烯功能化及其水性聚氨酯复合体系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94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594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