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过渡金属磷化物碳复合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22:17
【摘要】:氢气(H_2)因清洁、高能以及可再生等优势,被认为是代替化石燃料的理想选择。相较于传统工业制氢方法,电解水制氢技术则更为直接、高效,且无温室气体或有毒副产物释放。由于极化现象的存在,水分解反应实际电位会远高于其理论电位,导致能耗增加,效率降低。对于阴极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而言,20%Pt/C是目前降低其过电位最为有效的商用电催化剂,但价格高昂、资源稀少以及长效性较差等缺点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而过渡金属磷化物资源丰富,导电性好,展现了广阔的HER应用前景,是贵金属基材料的潜在替代者。因此,本文以结构规整的过渡金属磷化物碳复合析氢电催化剂为对象,研究制备的可控性与普适性,主要内容如下:(1)以NaCl作为硬模板,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过程以及热解磷化工艺制备了三维氮掺杂碳网络负载MoP纳米晶复合型催化剂(MoP/NC)。通过改变实验条件优化了催化剂的结构组成与性能,并对MoP/NC的构效关系以及性能优势进行了合理解释。最优的MoP/NC复合材料在酸性条件下获得10 mA cm~(-2)的响应电流密度仅需130 mV的过电位,在此过电位下持续工作20 h后仍具有88%的电流密度保持率,展现了其优良的HER活性与稳定性。此外,通过类似方法得到了氮掺杂碳网络负载WP纳米晶的三维异质结构(WP/NC)。不仅展现了该模板合成法的合理性与普适性,还为三维碳复合磷化物纳米材料的设计构筑提供了理论依据。(2)采用一种自下而上的柠檬酸-尿素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掺杂碳纳米片负载FeP纳米晶复合材料(FeP/NCNSs)。深入分析其形成过程,通过优化实验参数获得最佳的复合型催化剂并对其结构性能相关性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当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FeP/NCNSs在酸性、碱性以及中性三种环境下的过电位分别为114、205以及409mV,展现了复合体催化剂在广泛pH范围内的优良活性。另外,实现了对氮掺杂碳纳米片负载Ni_2P纳米晶复合材料(Ni_2P/NCNSs)的制备,展现了该合成方法的普适性,为其他二维碳复合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设计构筑起到了拓展作用。(3)对常规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引入桥接配体进行改性,采用原位热解磷化工艺得到特殊的低维束状氮掺杂碳纳米线限域的CoP纳米晶复合材料(CoP/NCNWs)并提出了一种优化热解的策略。系统研究材料各组分对其微纳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合理解释了最优复合催化剂的结构/性能优势。CoP/NCNWs在强酸与强碱条件下分别仅需95与154 mV的较低过电位便可驱动10 mA cm~(-2)的响应面电流密度并能稳定工作20 h,展现了极端pH环境中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另外,在碱性环境中,CoP/NCNWs也具有良好的析氧性能(10 mA cm~(-2)下过电位为306 mV),展现了其可观的析氢析氧双功能特性。
【图文】:

全球,份额,煤炭消耗,总排放量


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与 CO2排放国,2017 年 CO2总排放量高达 92.326 亿吨[2]。图1-1 显示,,全球燃料发电份额中煤炭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 38.1%(截至 2017 年)。而我国作为全球煤炭使用量最大的国家,2017 年全年煤炭消耗量占据了世界煤炭消耗总

工艺流程图,水分解,太阳能集热,热化学


Figure 1-3 Process flow diagram of solar-concentrating therm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20]图 1-3 太阳能集热式热化学水分解工艺流程图。(3)电解制氢与其他水分解制氢技术相比,通电使水分解最为直接高效。由于水分解反应是个吸热反应,所以需要有外界的能量输入才能使反应发生,对于电解而言也就是需在外界施加电能才能实现水的分解。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3;TQ1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雨湘;分析氢渗透曲线的新方法[J];焊接学报;1988年03期

2 熊昆;高媛;周桂林;;电解水析氢非铂催化剂的设计与发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7年06期

3 张胜涛,陶长元,黎学明,徐楚绍,徐星亮,杨林;锌粉在碱性介质中的析氢行为[J];电源技术;1998年01期

4 刘姝;王亮亮;姚钧;孙文强;范美强;;金属Ni掺杂催化AlLi/NaBH_4混合体系水解析氢(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05期

5 李贺,姚素薇,张卫国,王宏智;电化学技术制备析氢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5年07期

6 王梅丰,李国希,靳九成,黄桂芳,吴翠兰,史维东,周迭辉;离子束修饰提高钛阴极析氢活性[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7 高鹏;胡晨;朱永明;屠振密;;碱液中镍电极的析氢机理[J];材料保护;2010年12期

8 李凝;高诚辉;;非晶态合金催化析氢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08年02期

9 张庆芳,王有乐,马炜;铁碳体系析氢与吸氧反应过程净化废水机理的研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石秋芝,杨长春,程鹏里,李月番,许景秀,石春芝;Ni-NiS合金析氢阴极的制备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典;刘建国;严川伟;韩长智;殷跃军;;不同缓蚀剂对锌粉在水中析氢行为的影响[A];2008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宋玉苏;陈德斌;张燕;;强碱性介质中纯铝大电流放电时析氢行为的初步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3 曾为民;吴纯素;吴荫顺;;化学镀铜过程中的析氢和沉铜[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鞠峰;王为;;高性能析氢电极的研制[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璐璐;郏建波;;花状CoS_2/MoS_2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析氢性能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6 张卫国;姚素薇;赵转清;龚正烈;;电化学法制备纳米晶Ni-W-P/p-Si电极及其催化析氢特性[A];2001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徐联宾;孙婷婷;张程伟;陈建峰;;多级孔道金属镍的制备与析氢电催化性能研究[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8 杨滨;张永俐;;铂/碳催化电极的析氢性能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李贺;姚素薇;张卫国;王宏智;贲宇恒;;Ni-Co-Ac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析氢性能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10 张卫国;姚素微;赵转清;王宏智;许磊;;半导体WO_3上化学沉积纳米Pd电极及其析氢特性[A];2002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刘志强;我电催化析氢材料设计取得突破性进展[N];科技日报;2014年

2 郑焕斌;金纳米粒子可大幅加速析氢过程[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洋;过渡金属磷化物碳复合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景锋;镍基硫属自支撑电极的制备及其电解水析氢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王敏强;过渡金属基析氢电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4 郭瑞轲;负载临界铂含量的纳米电催化剂在稀酸中的析氢性能与机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5 吴晓琳;镍钴基氧族催化电极的制备及其电解水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6 杜洪方;一维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合成及其电解水析氢催化机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7 程超;电解水析氢电极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8 蒲宗华;异质原子掺杂碳封装磷化物的构筑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9 刘艳茹;掺杂型硫化钼基电解析氢催化剂的控制合成及其构效关联[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10 孙召梅;镍、钴基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构筑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鑫;磁控溅射制备WS_2薄膜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董浩;MoS_2/C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下光催化析氢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3 余芙荣;过渡金属基纳米阵列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4 朱丽莹;铁系金属化合物在电催化析氢方面的应用[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年

5 陈亚琼;镍磷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析氢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6 许银霞;二氧化钛基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析氢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7 张阳阳;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三维纳米阵列电极的可控构筑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8 何定红;铜基MOF材料及其衍生物的电催化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9 袁敏;磁控溅射法制备二元金属复合物催化剂及电化学析氢活性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

10 马晓;具有高效水电解析氢性能的CoMo/CoMoO_x@C的制备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95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595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6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