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基于丝蛋白结构的热点效应及其拉曼增强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08:49
【摘要】: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可以克服传统拉曼光谱检测中散射光强度微弱,待测分子散射截面小,拉曼信号弱等缺点从而实现对低浓度分析物检测,甚至实现单分子检测。这一技术可在特定情境下利用金属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实现局域电磁场增强,并通过分子光谱中所独有的“指纹”信息从而客观反映分子微观结构特征。现如今,SERS技术在众多领域有广泛应用,但通常检测灵敏度受限。同时,SERS的基底材料还面临高生物毒性,复杂制备工艺,低检测极限,不稳定的理化性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纳米金颗粒对光子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可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因而应用在拉曼增强领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是一种线状蛋白质,能通过调节得到尺寸均一且稳定的一维线状态结构,同时,具有可调控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并易于功能化修饰。一直以来,利用丝蛋白和纳米金复合并制备基底材料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研究较少,并且尚未有人明确的提出纳米金和丝蛋白合理的微观搭载方式,使得纳米金在复合体系中聚集同时仍能够产生高效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从而赋予基底拉曼增强性能。因此,本实验用丝蛋白做模板调控金纳米颗粒的微观聚集体排列结构,并将复合材料应用于表面拉曼增强散射,此举对丝蛋白在生物纳米材料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所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1)实验制备了粒径约20-25nm的金颗粒,其表面带正电荷,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带负电荷的丝蛋白纳米纤维两侧,其中,丝蛋白纳米纤维的三维尺寸为:长约1-2μm,宽20-30nm,厚约2nm。由于具有拉曼增强效果的纳米金颗粒对基底增强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调控纳米金和丝蛋白的相对质量比,使得丝蛋白表面吸附的纳米金颗粒达到饱和,并通过观察复合材料的Zeta电位变化趋势,得到在丝蛋白表面吸附的纳米金颗粒达到饱和状态时两者相对比例为1:1。(2)实验中,通过AFM、SEM、TEM测试表征了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纳米金复合材料在不同配比时的微观形貌。发现伴随着金颗粒含量的上升,丝蛋白纳米纤维两侧的金颗粒在吸附状态达到饱和的过程中逐渐出现有规律的交错搭载结构,金颗粒间形成大量“热点”缝隙,并从宏观整体角度观察,这一搭载模型类似于“三明治”结构,同时通过UV-vis证实吸附在丝蛋白纳米纤维表面的金颗粒在激光照射下能够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并以此作为实现拉曼增强的基础。(3)在对基底材料的拉曼测试中,探究了不同配比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纳米金复合基底的增强效果,实验发现:仅单颗粒的纳米金作用时,不能有效提升探针分子的拉曼信号,当体系内加入丝蛋白纳米纤维后形成“三明治”结构,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结构所带来“热点”的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拉曼增强性能不断提升。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得到丝素蛋白纳米纤维与纳米金最佳配比为1:1,这与金颗粒吸附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比例相一致。之后以此为拉曼增强基底对三种探针分子进行测定,得到4-ATP探针分子检测极限可达10~(-13)M,R6G和NPT探针分子检测极限为10~(-9)M。因此本实验制备的增强基底材料不仅灵敏性高同时具有普适性。(4)最后,将饱和比例的复合材料携带4-ATP探针分子加入细胞体系,在细胞吞噬携带探针的材料后,利用拉曼mapping手段实现细胞的拉曼成像。通过CCK-8实验证明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即使携带一定量具有细胞毒性的探针分子仍不会对细胞活性产生影响。本研究制备的“三明治”结构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纳米金复合基底材料为后续制备更高效灵敏的拉曼增强基底做铺垫,同时也为肿瘤热疗,细胞状态实时监测,诊疗一体化应用的探索奠定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1;O657.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娄秀涛;徐连杰;;用外腔半导体激光获取强荧光物质的拉曼特征峰位[J];物理实验;2017年02期

2 刘传海;吴强;张保勇;张强;吴琼;;CO_2-CH_4-N_2-TBAB水合分离体系的拉曼测试分析[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3 赫·赫·舒尔茨;张佩芬;;罗拉曼[J];世界文学;1990年02期

4 曾建生;;一个问号成就的辉煌[J];读与写(初中版);2017年03期

5 吴月华;;翡翠检测中显微拉曼技术的运用[J];神州;2013年23期

6 程琼森;;野心优雅——拉曼恰[J];酒世界;2014年01期

7 王大明,郭振华;拉曼:土生土长的印度科学家[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01期

8 ;两维拉曼成象[J];国外激光;1994年05期

9 杨;;铁-硫蛋白共振拉曼研究的一些进展[J];化学通报;1987年06期

10 张鹏翔 ,梁二军 ,苗润才 ,许以明 ,李秀英;荧光淬灭与拉曼增强[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国祯;;从拉曼峰强到虚态、旋光拉曼的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2 贺芙蓉;张鲁凝;;一种新型拉曼光镊探针在表面增强拉曼中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五分会:纳米表征与测量[C];2016年

3 王丽冉;方炎;;吡啶羧酸分子存在状态的紫外拉曼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樊海明;;金纳米星的荧光和表面增强拉曼双模态生物成像[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5 马波;张沛然;任立辉;张旭;单宇飞;;基于介电泳细胞捕获识别的拉曼激活流式细胞分选系统[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2分会:分离分析及微、纳流控新方法[C];2014年

6 吴世法;刘琨;李亚琴;潘石;;蛋白质组近场拉曼分子指纹分析技术[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7 赵金涛;徐存英;段云彪;张鹏翔;司民真;陆帆;李红;谢虎;;显微拉曼在致幻药物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陈勇;周瑶琪;;几种盐水溶液拉曼标准曲线的绘制[A];第十一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闫文杰;李盼;王培杰;李志鹏;;激光合成银纳米复合结构与拉曼快速检测[A];第十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5年

10 李丹;李大伟;龙亿涛;;基于循环电化学沉积和溶出法制备的新型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基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瑾;印度新防长难启国防新局[N];中国国防报;2017年

2 张玲 周广科;电亮新农村 幸福也拉曼[N];国家电网报;2015年

3 记者 师巧梅;也拉曼水库将建高标准旅游区[N];新疆日报(汉);2011年

4 记者 张愎 实习记者 张岚;赛思·卡拉曼:未来20年股市可能“零回报”[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记者韦良俊;也拉曼水库今日开工[N];阿勒泰日报;2010年

6 记者 张彦莉 彭文明;也拉曼水库加紧建设[N];新疆日报(汉);2011年

7 铁通公司网络运行部工程师 汪兆辉;拉曼放大器“投身”DWDM系统[N];通信产业报;2004年

8 记者 庞文生;建议也拉曼建镇[N];阿勒泰日报(汉);2012年

9 记者 庞文生;也拉曼村的新希望[N];阿勒泰日报(汉);2011年

10 记者 张辉;也拉曼旅游开发目光远大[N];阿勒泰日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宸;基于二维拉曼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奶粉添加物检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2 王海锋;新型二维材料的机械性质、热传输性质以及拉曼振动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3 杨海峰;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拉曼映射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4 张徐亮;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焕茹;分子拉曼峰强中的电子结构信息与激发振动态共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6 李遵云;分子拉曼散射和吸收光谱中若干新问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李海军;基于原子势的碳纳米管有限元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李占龙;β-胡萝卜素分子结构有序性对拉曼散射截面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徐洋;多波长皮秒受激拉曼激光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10 阮华;在线拉曼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倩文;基于非线性效应的新型固体激光器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薛峰;基于晶体拉曼放大技术的单纵模589 nm激光器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于晓飞;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柔性萃取膜的制备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8年

4 黄佳欣;二维过渡族硫化物及其异质结的拉曼和发光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5 许丰瑞;基于丝蛋白结构的热点效应及其拉曼增强效果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6 邓敏;铜及氧化物亚微米结构的表面拉曼增强效应及电化学特性[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蔡昊;基于雾化萃取的气体拉曼增强检测系统[D];南京大学;2018年

8 李健;面向光纤拉曼传感系统的新型温度解调方法及超前预警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9 赵美娜;基于光纤F-P滤波器的水汽拉曼激光雷达系统及实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10 冉敏;变温拉曼研究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力学[D];东华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8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598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b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