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二维过渡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12:46
【摘要】:开发使用新型可再生能源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发展方向,氢气作为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能量载体。在众多制氢途径中电解水制氢是一种环保高效的能量转换技术,整个过程不依赖于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会排放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并且可以与其他清洁能源构成零碳排放的能源体系,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提升电极材料的催化活性,降低催化剂在氢气析出反应(HER)中的过电位可以提高电解水制氢的效率,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众多电极材料中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表面原子可修饰,并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升催化剂的活性,在很多电催化反应中得到了应用。为了提升过渡金属材料的HER催化活性、降低贵金属材料的使用成本,本文通过利用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催化反应中的优势,运用原位转化的制备方法合成出了超薄的二维过渡金属合金纳米片,提升了催化剂的本征活性,充分暴露了反应的活性位点,使二维过渡金属材料在催化HER反应过程中展现出了可以与贵金属Pt/C催化剂性能相媲美的催化活性。基于此,本文开展的以下两项研究工作,为设计高效的二维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1.运用原位拓扑转化的合成方法首次在液相体系中将钼酸镍前驱物纳米片阵列原位还原为镍-钼合金纳米片阵列,制备出了超薄的二维镍-钼合金纳米片,通过在纳米尺度上的调控,对非贵金属材料进行了有效的改性从而提升了过渡金属催化剂在HER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这种超疏气Ni-Mo纳米片阵列电极在大电流下的催化活性甚至优于商用Pt/C催化剂。2.运用原位拓扑转化的合成方法首先将前驱物钴-铁水滑石还原成了钴-铁合金纳米片,利用具有高反应活性的金属原子钴和铁,在低温液相环境下将贵金属铂负载到了超薄二维钴-铁合金纳米片上,得到了 Pt相对含量为1%并且高度分散的二维钴-铁-铂纳米片,利用金属原子间的协同效应这种Pt含量只有1%的催化剂性能超过了商用Pt/C催化剂。
【图文】:

示意图,氢能源,过程,示意图


水反应是利用阳极催化剂和阴极催化剂在电解槽中将水分解成氢气和催化反应,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系统和能量转换技术中最有发展潜力的催解水反应主要由两个电催化反应构成,分别是氧气析出反应和氢气析出两个电催化反应都受到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所以降低氢气析出反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调节电催化反应突破能鱼所需的能量,开发高效剂是这一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IM2]其中过电位是衡量催化剂在电化学重要指标之一,,具有低过电位的高活性催化剂才能有效降低能量的消耗,逡逑产的需要。[13]在众多性能优异的氧气析出反应催化剂中,贵金属氧化物r02)以及二氧化钌(Ru02)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析氧催化剂,同样贵在氢气析出反应中由于起峰电位接近零毫伏,展现出了超高的电化学活员广泛应用于电解水制氢。[14-|6]但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上来看,目前已化剂多为贵金属催化剂,这些贵金属元素价格昂贵而且在地球上的储量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发性能优异的廉价催化剂成为了近年来的研宄许多过渡金属合金、过渡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氮化物以及过渡金属碳化2逡逑

示意图,电解水,清洁能源,示意图


纳米材料在催化电化学析气反应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米材料的制备、纳米阵列电极的构筑等方面实现对催化讨它们在氢气析出反应中的应用。逡逑应逡逑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有发展前景的能量转换技术,可以将能量间歇性的以氢气和氧气的形式储存起来,其中全工作电极后由阳极的氧气析出反应(OER)和阴极的应所构成的电催化反应。127,28]全电解水反应可以视为烧过程中能量释放的方式,可以实现零碳排放的能源生物质能所产生的驱动电力,构建了清洁高效的能源利再生能源的储备利用,同时电解水反应可以持续性的供生能源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制约的缺点。逡逑^逦C^hode逦Anode逡逑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426;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聚合物涂覆硅纳米片可望取代石墨稀[J];中国粉体工业;2017年02期

2 郝慧;杨云;;金纳米片的制备[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8年03期

3 朱景春;;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8年07期

4 李俊怡;梁峰;田亮;张海军;;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8年05期

5 赵迪;柯瑞林;邹雄;毛琳;胡行兵;王金合;;氮化硼纳米片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16年12期

6 张震;于翔;刘飞;;产业化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研究进展[J];新型工业化;2017年01期

7 肖林平;刘敏;周丽萍;赖桂珍;黄锦贵;钟晨晨;;一步法制备单层二硫化钼纳米片[J];广东化工;2016年12期

8 邢国政;靳利娥;解小玲;张康;曹青;;碳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应用[J];炭素技术;2016年05期

9 邹润秋;秦文静;张强;杨利营;曹焕奇;印寿根;;银纳米片等离子体效应增强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性能优化研究[J];发光学报;2015年07期

10 赵逢焕;;(001)晶面占主导的锐钛矿TiO_2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山东化工;2015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志成;武祥;;生长在泡沫镍基底的炸圈状四氧化三钴纳米片及其较提高的超级电容器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分会:化学电源[C];2016年

2 陆迪灿;倪永红;;多孔磷化钴纳米片的合成及其超电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C];2016年

3 丁书江;;纳米片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和锂离子存储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分会:化学电源[C];2016年

4 张玉倩;张琦;翁丽星;宇文力辉;汪联辉;;量子点-二硫化钼复合纳米片用于癌细胞的靶向荧光成像和光热治疗[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C];2016年

5 梅旭安;梁瑞政;卫敏;;超薄水滑石纳米片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C];2016年

6 董宁宁;李源鑫;冯艳艳;张赛锋;张晓艳;范金太;张龙;王俊;;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纳米片的光限幅特性及其理论模拟[A];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7 纪穆为;徐萌;刘佳佳;张加涛;;水相腐蚀法制备超薄二维单晶纳米片[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五分会:分子与固体化学[C];2016年

8 程裕鑫;吴德峰;姚鑫;丁昆山;周亚楠;;聚乳酸/石墨纳米片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A];第十二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杨晓华;杨化桂;李春忠;;{001}晶面主导的锐钛二氧化钛纳米片的热稳定性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小兰;师赛鸽;黄艺专;陈美;汤少恒;莫世广;郑南峰;;不同表面修饰对钯纳米片活体行为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霞;科学家利用超薄沸石纳米片造出高效催化剂[N];科技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波;二维MoS2纳米片研究获突破提振钼业股[N];中国证券报;2013年

3 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隗海燕;高灵敏度“电子皮肤”可以量产了[N];科技日报;2017年

4 冯卫东;新型透明塑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刘霞;柔性电子材料破碎多次仍可恢复功能[N];科技日报;2016年

6 记者 陈超;“光结构”让水随环境变化自由变色[N];科技日报;2016年

7 记者 李丽 通讯员 梁维源;深圳大学打开癌症治疗新思路[N];深圳特区报;2018年

8 沈英甲;中国成功研发全球首类烯合金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年

9 陈丹;生物“保鲜膜”可以阻断创面感染[N];科技日报;2014年

10 记者 李大庆 通讯员 曾光强;超薄压电材料制备成功[N];科技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冲;几种高效且稳定的超小和超薄纳米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2 莫瀚(Azhar Mahmood);多金属纳米片用于燃料电池[D];清华大学;2017年

3 张红伟;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4 韩娜;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二氧化碳转化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5 杜翠翠;钼基纳米结构的设计合成及能源转换电催化性能[D];吉林大学;2018年

6 胡屹伟;钽、钛硫化物与氧化物纳米结构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7 师超;微纳米片状磷酸锌的制备及其对环氧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8 杨文进;二维镓系尖晶石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9 刘桂静;三维结构钴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容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0 袁凤;氮化硼纳米片定向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荣;等离子体改性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在水氧化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2 邹兰榕;氮化碳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司晶晶;基于TiO_2(B)二维纳米片光解水产氢性能研究[D];湖北大学;2018年

4 蝉文明;石墨烯纳米片超声剥离制备及在重防腐涂料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5 王倩;MoS_2纳米片阵列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温州大学;2018年

6 李阳光;CuNi双过渡金属LDH类纳米片阵列结构的组装及催化还原硝基苯酚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7 王崴崴;新型负泊松比保险杠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8 刘唐玉;大蜀山森林公园植物根际螺旋线虫多样性[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9 孔令斌;基于SWOT-PEST模型的济南市市中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10 姚月月;基于演化博弈的电信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策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7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17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f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